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24 15: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四讲 光现象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影子、小孔成像、透过树林的阳光等。
3.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    和    的带箭头的直线。?
4.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即c=    m/s。?
同种均匀介质径迹方向不同3×108考点二、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小于大于同一平面法线等于斜射镜面漫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1.原理:光的    。?
2.特点:像是    像,像和物关于镜面    (像和物的大小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    )。?
反射虚对称相等相等垂直考点四、光的色散与不可见光
各种颜色红蓝红光紫光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
【典例1】 (创新题)如图甲所示为刘谦的魔术,我们看见镜子里的签名如图乙所示,此时此刻硬纸片上的字样应该是下面选项中的 (   )
微点拨:在解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虚像;(2)像物等大;(3)像物等距;(4)像物连线垂直。甲   乙A  B  C  DB【举一反三】
1-1.(2019扬州中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    。?
1-2.(2019成都中考)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
    反射。?大小玻璃板光屏不变漫考点二:三种光现象辨析
【典例2】 (2019乐山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放大镜使光会聚
D.手影的形成
A  B  C  D微点拨:对选项一一进行分析,看哪一项是属于什么原理,明确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原理。B【举一反三】
2-1.(2018泰安中考)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A2-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 
B2-3.(2019天津中考)下列是与光学知识有关的诗句或成语:①立竿见影,②潭清疑水浅,③一叶障目。其中    (填序号)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同,它可以用光的    解释。?
名师点拨
三种光现象比较如下:
②折射考点三:利用光的反射、折射规律作图
【典例3】 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该光线的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
微点拨: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判定答案:如图所示【举一反三】
3-1.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3-2.(2019宜宾中考)如图所示,空气中一束光经过S点斜射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一块玻璃砖上表面,并穿过玻璃砖从下表面射出,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考虑玻璃砖的反射)。
答案: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考点四:实验
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解读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③显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
(2)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方法:不断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的变化,同时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3)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的目的: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4)怎样验证光路的可逆性:将光线沿反射光线逆向入射到镜面上时,观察到此时的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逆向射出。
(5)本实验中做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真题演练】
1.(2019广东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    (选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    。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甲    乙30°增大不能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解读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将玻璃板垂直水平桌面放置的目的是使像成在水平桌面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3)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刻度尺与白纸的作用是在白纸上标注玻璃板、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便于确定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像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5)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通过观察像是否呈现在光屏上,从而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6)实验时选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防止蜡烛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面成两个虚像,影响实验效果。【真题演练】
2.(2019德州中考)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甲  乙  丙(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①”或“②”)处。?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即用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成的像。
(2)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好,使成的像更清晰。虚3.50不变②【易错易混过关】
【典题1】 (2019北部湾六市同城中考)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典题2】 (2019鄂州中考)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易错提醒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都能通过光屏来承接,且物与像在异侧;而虚像不能通过光屏来承接。1不变D【教材这样教】
【典题1】 人教P77图4.3-2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
    像。 ?
相等相等垂直虚【中考这样考】
1-1.(2018台州中考)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C1-2.(2019枣庄中考)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甲确定蜡烛像的位置蜡烛A的像反射(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A1”“A2”或“A3”)。?乙不能A2【教材这样教】
【典题2】 人教八上P80图4.3-11
图示中,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可以  ? 。
5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视力检查工作,能够节省空间【中考这样考】
2-1.(2016滨州中考)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4.2【教材这样教】
【典题3】 人教八上P84图4.4-7丙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中考这样考】
3-1.(2019内江中考)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 B C D
3-2.(2019广东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B答案:如图所示【基础过关练】
1.(2018扬州中考)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DA3.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   )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A4.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
A.水中的鸡蛋变“大”   B.鸟的倒影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 D.墙壁上出现手影
D5.(2019湘西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射角是60°
B.入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6.(2018济宁中考)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AB7.(2019绵阳中考)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8.(2019德州中考)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D9.(2019南京中考)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甲A B C D乙B10.(2019金华、丽水中考)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1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B折射乙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诗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     而形成的。?
14.(2019淮安中考)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    (选填“虚” 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    (选填“镜面 ”或“漫”)反射, 造成光污染。?静止光的反射虚不变镜面15.用激光器发出一束光,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其中一个光斑在A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确定另一光斑B点的位置。
16.(预测题)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素养提升练】
17.(2019苏州中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甲   乙竖直(垂直)顺(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一次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