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下 12 蒹葭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下 12 蒹葭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4 18:26: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0张PPT。复习《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 五经”之一。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分“大雅”“小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表现手法:赋、比、兴。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特点,学习表现手法。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之美。
3.背诵会默写。 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溯洄:逆流而上。
洄: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聚不远却无法接近。结合注释,了解诗意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路)高结合注释,了解诗意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涘:水边。
右:向右迂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请试着用以下格式来表现诗中优美的画面。
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
读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
例如:金秋之季,拂晓之时,清晨为露,茫茫秋水,芦苇在瑟瑟的秋风中起起伏伏。 四、精读诗歌,寻找“美”点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美”1.语言美: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深化诗歌意境,极具感染力,每章用韵,具有音韵美,第一章压ang韵,第二和第三章压i韵。使用双声叠韵词。
2.意境美:
芦花泛白,清晨为露,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弯曲河道,水中小洲,宛然在目。
3.含蓄美:
没有直接抒情,只写不断的找寻伊人的行动。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美”4.朦胧美:
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伊人”面目是模糊的,其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 “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间,难于确定。五、“伊人”究竟为何人? 长期以来,人们对《蒹葭》主题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直接导致了对诗中“伊人”形象有多重理解。有人认为“伊人”是意中人;有人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有人认为“伊人”象征着理想。其实,无论“伊人”是何人,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义,美好的事物是可望难即的,不管最后主人公是否寻得“伊人”,这追寻过程本身就有极大的意义。六、分析“兴”表现手法 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蒹葭”“水”“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七、《关雎》《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何异同?相同点:
《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用了“兴”的手法,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在语言形式上大都四言一句,都使用双声叠韵词。
不同点:
《关雎》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蒹葭》则含蓄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惆怅和伤感。《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板书设计蒹葭语言美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重章叠句兴背诵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课堂练习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愿我们不断地吟诵这优美文字,有诗意地生活!布置作业1.改写《蒹葭》。
2.背诵默写《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