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和鹿腿》学习单
课前预习
字音查读
称 禁 皱 配 怨 狮 逼 撒 挣
二、预习多音字
1、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鹿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4、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1.称 2.禁
3.撒 4.挣
(
鹿
)规范书写
自我检测
一、给下列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匀称(chèn chēng) 不禁(jīn jìn)
皱眉(zòu zhòu) 配得上(pèi pèn)
抱怨(yuàn yàn) 撒开(sā sǎ)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池水 ( )的身段
( )的鹿角 ( )的鹿腿
( )地喝水 ( )地离开
分层作业
一、必做
抄写本节课的词语。
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二、选做
推荐故事《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故事》《狮子和老鼠》
旧瓶装新酒,“酿”出好课堂
——《鹿角与鹿腿》课例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与鹿腿》是一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原名《狮子和鹿》。选入统编教材后,题目经历几番修改,最终确定为《鹿角和鹿腿》。新的题目,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文学色彩,内容却并未发生改变,给人感觉一瓶老酒,换上了新包装,摇身一变,教学价值能增加几何呢?这样一篇,旧貌换新题的课文,让我在备课的过程产生了许多问号。如何把这瓶旧酒“酿”出新味道,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推陈出新,让学生在课堂中品尝出一番新滋味呢?
一、新题目,新解读,与编者和作者对酌
文本解读,是每一个教学设计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其实,这篇课文对教师而言很熟悉,作为人教版的旧课文,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教学流程。重新备课,推陈出新,对我而言,确是不小的挑战。第一次磨课,我被问到的就是“编者为什么修改故事的题目?”。编者修改了题目,一定是有意图的。于是,文本解读,就从编者修改题目的意图开始。结合题目,再读故事,视角渐渐回归到寓言的文学体裁。我们发现,寓言故事的题目多数都是围绕着两个事物命名的,就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这一组元的课文《陶罐和铁罐》、《池子与河流》。而本文恰恰也是围绕鹿对“角”和“腿”态度变化的矛盾冲突阐明了寓言的道理。编者借助“角”和“腿”重新设计了课题,更凸显了寓言故事的这种矛盾冲突。教师就可以依据 “角”和“腿”进行教学设计,这样,一堂课,无论怎么设计,都不会偏离主线,更加集中。
(一)新解读,目标制定可视化
教学设计,目标先行。统编版教材单元教学编排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两条主线,一是单元教学主题,二是语文要素。这就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充分解读文本也要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要结合目标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那么目标的制定一定是可视化的,可操作的,甚至在课堂上要能检测出目标达成的情况。《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我们将目标制定为1.“结合生活实际和语境,读准多音字的‘称、禁、撒、挣’, 会写生字 ‘鹿’。2.能初步借助关键词 “欣赏、抱怨”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对比感悟鹿对鹿角和鹿腿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读出鹿的心情变化。”。透过这三个可视化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多音字;通过圈画,提取信息关键词,为概括主要内容做支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鹿对“角”和“腿”态度的不同。教师通过验收、小组汇报、口头评价,学习单后测等形式监测可视化目标的达成。
(二)新题目,巧为导课引思路
以鹿为题,从“鹿角”和“鹿腿”出发,“鹿”字又是本节课要会写的生字。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力求抓住学生眼球,将平凡的两个词汇讲出些许新意,我从字源进行导入。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我们通常借助字源字理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这次教学设计,我想反其道而行,通过猜猜“鹿”的象形字,让学生深刻理解象形字的由来,进而引出鹿角和鹿腿。开课伊始,教师出示象形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图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到,上半部分画的是鹿角,下半部分画的是鹿腿,这就是一个“鹿”字。教师随机板书出“角”和“腿”,引入课题,指导“鹿”字书写,学生由一幅图了解了一个字的故事,一气呵成,激发兴趣,完成了一个字读、写、认、用,省时高效。
(三)新题目,为主要内容做抓手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一直倡导要落实课程目标,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抓手,抓手就是语文要素的落实。本篇课文落实的语文要素就要以课后题为抓手,帮助学生根据提示讲故事。我们发现,当课题是两个事物的时候,课文一定是围绕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写,那么抓住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就可以帮助孩子概括主要内容。课后题中的六个关键词正好是关于鹿角和鹿腿的两个不同方面的。那么如何提取关键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扶”着学生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其实,每个学生在读文后,都会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形成一个自己的相对而言不那么完善的主要内容。因此,我在备课时,预设了三种情况:学生没说清楚主要内容;二是学生偏重于“角”和“腿”的某一方面来说;三是学生的陈述过于繁琐。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要从评价上引导学生找到某一个关键词。例如,学生在概括时,提到了鹿喜欢“角”,我们一定要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因为他提到了鹿对角的看法是“喜欢”。文中有一个词就是表达鹿“喜欢”角,哪个词?孩子一定会找到“欣赏”。接着,教师可以直接点明鹿对待角和腿的态度一定是不同的,那么角和腿一定是不同的样子,而因为角和腿可能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再回文本,去圈圈画画,找到这些关键词。在这一过程,我们会让孩子意识到,所有的答案都源于文本,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新教材,新理念,新模式精“酿”好课堂
作为老师,在经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后,我们经常会难以取舍。课文的每一个细节对我们而言都那么重要,我们总是想把我们认为重要的全部讲授给学生。于是,一堂语文课,孩子学的累,老师教的累。这次备课,在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中,我们想要给课堂做减法,孩子会的,自主学;孩子有困难的,合作学;孩子不会的,教师帮。“五步六轮”的教学模式,就是帮老师备课做减法。在《鹿角与鹿腿》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大连市小学语文研训教师夏德刚老师提出的“五步六轮”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紧跟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诞生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主的理念下强化“语用”和“拓展”为特点,精化环节,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约定识字,形成合作探究能力
运用“五步六轮”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识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对学生读字、识字的遍数有严格的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识字的能力,能够掌握读词指读1遍,领读1遍,读字1遍的学习能力。学生与教师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约定,高效简洁地识形记音。第二层次,学生合作探究识字,达到学生“学”,教师“扶”的目标。新课标在识字的评价也要求“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本节课只有9个生字,通过前测,学生在辨析4个多音字的读音方面存在困难。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已经通过课前预习对多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并组词。我们可以通过组内合作,把多音字放回文中的句子,每个小组成员读一句话,读错的字音,学生借助查字典再结合语境,合作探究辨析字义,确定正确的读音。再对预习的情况互相汇报,补充。整个合作环节在3分钟内完成,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倾听读准了字音,借助方法辨析了字义,又通过汇报检查和补充了预习。教师只需要让小组按照要求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补充,点拨重难点字音、字形、字义,强化记忆即可。识字环节,运用分层识字、合作探究字义、结合语境识字的有效策略,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与学生都省时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以读代讲,形成高阶思维
所谓高阶思考,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五步六轮”教学模式的第三步是“一、生成“主”问题或高阶思考。二、抓重点词语、句段讨论交流,披文入情,因道悟文。”教师在课堂要生成的主线问题贯穿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学生的高阶思维就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思维能力。这也符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学设计是保证语文核心素养精准落地的有效途径。寓言故事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简单,那么揣摩作者写作的语言,故事发展中产生的矛盾成为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备课中,我也在反复思考,寓言故事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怎么能帮助孩子理解鹿角和鹿腿各有所长,而不是在第二课时阐明道理时,学生一致认为“腿”比“角”有用处,“角”却华而不实?如何帮助学生体会“欣赏”和“抱怨”的感觉?如何通过鹿这种内心的冲突,感悟寓言阐明道理的魅力所在?在本课中,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教学目标就是“对比感悟鹿对角和腿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读出鹿的心情变化。”生成的主线问题的是“鹿是怎么欣赏角,又是怎样抱怨腿的呢?”,围绕这一主线问题,学生通过自读、默读、指读、评价读、圈画读,合作读,读出鹿的心情变化,体会鹿角的美,鹿腿的难看。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中一点一点感悟鹿对角和腿矛盾的态度,最终理解寓言阐明的道理,形成语文学习的高阶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进入文本理解“欣赏”的这一态度时,教师请两名同学分别尝试读出“欣赏”的感觉,请另外一名同学说说更欣赏他们俩谁的朗读,说说理由。学生一定会有粗浅的“欣赏”,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生生互评往往暴露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从这一字、一词、一句入手,细细品味鹿的“欣赏”。为什么这个“词”读好了就能读出“欣赏”?学生再反复的朗读,一次次产生矛盾,化解冲突,再品再读,最后读出的是“感悟”,形成了高阶认知。
三、新设计、新体验,“大语文”教学观融入课堂
新课改理念,设计一堂好课,除了教师对文本充分地解读,教学策略的使用得当,更应该着眼于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语文课堂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的一次发现之旅。文本的字里行间,都可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学生发现,鹿把角比喻成美丽的珊瑚。教师就问:“你们见过珊瑚吗?”大连的孩子确实在海洋馆见过珊瑚。但这种美的体会还不够深刻。教师紧接着追问:“在课文里见过珊瑚吗?”学生立刻联想到《富饶的西沙群岛》,将两篇课文关于珊瑚的描述摘抄在一起,学生读一读,发现了有趣的描述——说鹿角像珊瑚,说珊瑚像鹿角,说明它们形状相似,还一样的美丽。这种文本与文本的对话,对孩子而言是新奇的,是印象深刻的,是能引导孩子建立阅读之间的联系的,是充满语文味的。
更有趣的是,在磨课中,我和我的教研员一次不经意的讨论,发现作者一直用“他”来称呼这只美丽的鹿。诚然,寓言故事和童话有着共通之处,都采取拟人化的写法。但是,给人的印象中,爱美的都应该是女孩,而文中的这只鹿恰恰是个男孩子。这样的发现,我们立刻查找了有关“鹿角”的更多资料。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请男孩子边做动作,边读课文,结果可想而知,男孩子羞于做“爱美”的动作。教师在这里顺势而导,“文中的这只小鹿就是一个小男孩,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借助这个问题,学生介绍关于鹿角的知识,教师补充鹿角的知识,学生充分认识到鹿角的作用。将课文与学生在语文课外了解的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这也符合“大语文”的教学观,给学生以新的课堂体验。再次请男生来读文,仿佛自己就是一只雄鹿,帅气可爱。
一堂语文课,从文本解读,到细节处理,最后完整呈现,作为青年教师,经历的是一次与学生共成长的过程。好的语文课堂就像一杯醇厚的佳酿,常品常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出新,教学设计的不断创新,我们酿造出的是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享受。
(共27张PPT)
7 鹿角和鹿腿
鹿
匀称 不禁 池塘 皱眉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逼近
撒开 挣脱 没精打采 灰心丧气
称 禁 皱 配 怨 狮 逼 撒 挣
鹿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
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称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每人读一句话,读准多音字。
2.遇到困难,先查字典再结合句子,讨论解决。
3.轮流汇报多音字组词,进行补充。
禁
撒
挣
鹿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
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匀称
称:匀称 称呼 禁:不禁 禁止
撒:撒开 撒种 挣:挣脱 挣扎
称:对称 称心如意 禁:情不自禁 忍俊不禁
撒:撒网 撒娇 挣:挣命 挣钱
鹿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
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称 禁 皱 配 怨 狮 逼 撒 挣
同桌互查要求:
1.一人读字,一人读字组词
2.每人从“皱、配、怨、狮、逼”中选一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像 ,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他 :“你真是急死我了!”
她 :“吓死我了。”
一、给下列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匀称(chèn chēng) 不禁(jīn jìn)
皱眉(zòu zhòu) 配得上(pèi pèn)
抱怨(yuàn yàn) 撒开(sā sǎ)
课堂演练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池水 ( )的身段
( )的鹿角 ( )的鹿腿
( )地喝水( )地离开
清清
匀称
美丽
没精打采
痛痛快快
难看
一、必做
抄写本节课的词语。
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二、选做
推荐故事《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故事》
《狮子和老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