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材P6) 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冀教] 第2单元你知道下面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吗?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丫丫和妞妞年龄的关系。 妞妞1岁时,丫丫(1+3)岁;妞妞2岁时,丫丫( )岁;妞妞3岁时,丫丫( )岁;…;妞妞9岁时,丫丫( )岁;妞妞10岁时,丫丫( )岁;…;妞妞18岁时,丫丫( )岁;…;妞妞 a 岁时,丫丫(a+3)岁。 无论妞妞多少岁,丫丫永远比妞妞大3岁。妞妞的年龄丫丫的年龄3+=a3+=a+3妞妞a岁时,丫丫的年龄就是(a+3)岁,a表示妞妞的年龄,a+3表示丫丫的年龄,a在这里代表任意一个表示年龄的数,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妞妞18岁, 即a=18。
丫丫的岁数:a+3=18+3=21(岁)规范解答:当妞妞23岁时,即a=23。
丫丫的岁数:a+3=23+3=26(岁)。
答:妞妞23岁时,丫丫26岁。巧学妙记字母表示并不难,理解题意是关键。字母把数来替换,解题答案就出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当字母的值确定时,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就有了确定值。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买铅笔盒的钱数。买 3 个铅笔盒需要( )元;买5个铅笔盒需要( )元;
买18个铅笔盒需要( )元;买x个铅笔盒需要(9×x)元。用字母来表示的数一般为数量关系中的变量。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买x个铅笔盒需要(9×x)元。数字和字母相乘的简便写法 (1)数字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也可以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字母前面。如9×x或x×9通常写成9·x或x·9,也可以写成9x。
(2)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都可以省略不写。如1×x或x×1可以简写成x,即1×x=x,x×1=x。 用字母表示数或者数量关系,渗透了符号化的思想。 只有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才能省略,省略乘号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都可以省略不写。如1×x或x×1可以简写成x,即1×x或x×1都等于x。2 用字母表示公式 (教材P8)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冀教] 第2单元高 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1+an)×n÷2学校计划每月用a吨水,实际平均每月节约b吨水。(1)a-b (2)3a (3)3b (4)12(a-b)一般情况下,可以任意选用某个字母表示数,但是在特定情况下,某些数据要用指定的字母表示:如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因为是学校用水,所以a和b都不能为0;b表示平均每月节约的水量,所以a>b。当两个数字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如果写成“·”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仍写“×”。规范解答:(1)a-b表示实际每月用水的吨数。
(2)3a表示3个月(一个季度)计划用水的吨数。
(3)3b表示一个季度节约用水的吨数。
(4)12(a-b)表示一年(12个月)实际用水的吨数。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时,要先理解式子中每个字母表示什么。不同的情景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也有所不同。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写一个数或字母的平方时,2要写在这个数字或字母的右上方,一定要小一些哦!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正方形的周长:C =4a。
正方形的面积:S=a×a=a2。a2与2a的区别:
a2表示两个a相乘,等于a×a;2a表示两个a相加,等于a+a。1. 图形中,特定量一般用固定字母表示。图形的周长一般用字母C 表示,面积一般用字母S 表示。
2. a×a可以写成a2的形式,2要写在a的右上方,写得略小些。3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教材P10~11)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冀教] 第2单元两个小朋友交换位置坐跷跷板还会平衡吗?(1) 不计算,在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78+301 301+78 219+8686+219(2) 用 、 表示任意两个数,在圈里应该填什么符号?++(3) 如果a表示一个加数,b表示另一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公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a+b =b +a在加法算式里,无论加数的位置怎么变,其和不变。巧学妙记加法运算有规律,理解含义是前提。运算定律字母替,既简单来又易记。计算下面两组题。(1) (18+49)+43= (2) (125+68)+32=
18+(49+43)= 125+(68+32)=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110110225225通过计算,发现了加法结合律。
如果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用字母公式表示为(a+b)+c=a+(b+c)。 比较两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的大小时,可以不用计算,想:两个式子的加数相同,和也一定相同。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