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教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1-07 13:57: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一、目标: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导学提纲: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既存在着 ,又存在着相互 、 的关系。 和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2.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流动和 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 。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越 。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 、 和 等自然因素可在瞬间使一些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课堂练习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
A.相互制约的 B.多种多样的
C.不断进化的 D.谁也离不开谁
2.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瘟疫 D.生态环境被破坏
3.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资料分析:北美驯鹿是可爱的动物,它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生活。可是,它们常受到狼的威胁,于是,人们为保护驯鹿而捕杀草原上的狼,驯鹿家族繁盛起来。可是,过了一些年后,人们发现草原被驯鹿糟蹋的很厉害,而且北美驯鹿有时成批死亡。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北美驯鹿失去了天敌狼后,种群扩大了,草场不足,草原被破坏,而且那些老弱病残的鹿也不能及时被淘汰,加剧了草场不足的困难。加之,没有稂的追杀,北美驯鹿的运动少了,体质下降,病死的北美驯鹿也增加了。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3)在我国北方,牧民放牧时常有狼来偷食羊,于是牧民们联合起来将狼消灭光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对吗?
(4)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
3、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和交流的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或直方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3、通过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唯物注意观点。
教学重点: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食物链的故事》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在我国遥远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西沙群岛。别看这些岛子小,岛上却生长着青翠的树林,生活着各种昆虫和海鸟。解放军叔叔在这里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小岛上生活很艰苦。不要说粮食,就连喝的淡水,种菜的土壤也要从大陆上运去。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在岛上种菜养花,把小岛打扮得象花园一样。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们自力更生,在岛上养了鸡。后来,经过不断地繁殖,鸡群越来越多。只要到林子里转一圈,就可以拾回满满一筐鸡蛋。可是,没过多久,不知为什么这里的老鼠成了灾。由于老鼠的危害,岛上的鸡大量死亡。大白天,一个小时内,二十多只雏鸡就被老鼠咬死;夜里,两、三只大老鼠竟向老母鸡发动了进攻。由于鼠灾,鸡群越来越少。侥幸活下来的鸡干脆躲进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老鼠怕猫,还是请猫帮帮忙吧!”为了消灭老鼠,战士们又把猫带到小岛上。果然,老鼠就被消灭了。可是,战士们在岛上巡逻时,又发现低矮的麻枫桐树下有一堆堆鲣鸟的尸体。经调查,原来是猫作的孽。猫不仅吃老鼠,同时也危害珍贵的鲣鸟。鲣鸟是国际重点保护鸟类。为了不让这群谗猫为非作歹,残害鲣鸟,战士们又养起了狗。狗的嗅觉很灵敏,一发现猫,就扑上去把猫咬死。猫少了,老鼠又再次猖獗起来。狗爱打架,到处汪汪乱叫,搅得小鸟整日不得安宁。驻守海岛的解放军叔叔感到实在无能为力了,他们只好给科学家写信,请求帮忙解决难题。
师:请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千万种生物组成了一台十分巧妙的“机器”,各种生物是这台机器的零件,他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如果人类不小心无意中触动了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就可能带来许多麻烦。
二、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师:在一片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老鼠的数量急剧增加,同学们,你们想想,老鼠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生:(讨论)不会,当老鼠的数量增加时,蛇、鹰也因为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数量增加,相反由于食物缺乏和天敌数量的增加,老鼠的数量减少,草因老鼠的数量减少又繁茂起来,如此循环下去,老鼠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长。
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师: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师:那么就请大家尝试用坐标、曲线表示草、鼠、鹰间的关系
三、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师:同样是一片草原,人们过度放牧牛羊,草原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草原会被破坏,再也长不出草来,最后变成一片沙漠。
师:这个例子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讨论)这说明草原如果被过度利用,就会超出它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有负面影响。
师:非常好!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到底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呢?
生:一般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稳定性就越低。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
师:同学们请思考: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林和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哪个自我调节能力最大?
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大。
资料分析:森林大火
生:地震等原因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但是更为严重的是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生产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沙尘暴,海啸)
师: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事例呢?
生: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大自然不合理地开发,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排放有毒物质、引进或毁灭某些生物物种、大量地施用农药或化肥等。
四、环保教育
师:要使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变好,我们每个人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分析、讨论)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师:很好。那么这些有毒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工厂排放的废水,废电池随手扔入水中,生活污水排入水中……
师:这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让我们珍惜环境吧!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很多事例理解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我们人类的活动要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要爱护自然。
板书设计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2.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应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