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长春南关区校级四模)“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是( )
A.184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49年
2.(2019?湖南岳阳云溪区期末)有人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如图,分析两处“天安门”分别对应的史实是( )
A.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B.中共“一大”、开国大典
C.四五运动、改革开放 D.发动“文革”、四五运动
3.(2019?怀远县校级模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总会在每年的10月1日节日前后的这几天的假期走出家门放松自我,感受大自然。中国的这个节日与下面哪个事件有关( )
A.土地改革 B.开国大典 C.抗美援朝 D.一五计划
4.(2019?徐州丰县校级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选项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5.(2019?滦平县月考)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6.(2019?山西忻州期中)名言俗语也是一定社会现实的据实写照,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下列俗语或警句与反映的现实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五四运动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新中国成立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同天庆,经济建设展宏图﹣三大改造
7.(2019?天津蓟州区期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国民党败退台湾
C.西藏和平解放 D.澳门回归祖国
8.(2019?洛阳期末)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 )
A.十世班禅 B.李维汉
C.阿沛阿旺晋美 D.博古
9.(2019?稷山县期中)“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几乎结束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0.(2019?贵阳期末)“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文字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
A.保家卫国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捍卫朝鲜统一 D.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11.(2019?叶县期中)历史学习小组准备建立一个有关“抗美援朝”的专题网站张睿同学找到了如图这张历史图片,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打土豪,分田地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2.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 )
A.土地 农民 新解放区
B.三八线“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C.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国歌
D.西藏 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
1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民族英雄气概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2019年4月3目。搭载第六批10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145件遗物的中国空军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中,和他们一样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雷锋 D.王进喜
15. “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西藏和平解放
16.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超过历史最高年9%.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运动 D.三大改造
17.老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改小组的一名组长,为圆满完成土改任务,需要找一本文献作为依据,下列可供他选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论联合政府》
18.(2019?长春期中)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实行( )
A.封建土地制度 B.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C.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资产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9.(2019?忻州期中)下列是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评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开展
②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增强了他们的生路产劳动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起止时间:1950年至1953年底
②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结果:近3亿多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以及农具等
④它完成了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⑤这样,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2019?沈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事宜。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河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年月日)(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3分)
(3)如图为纪念西藏解放60周年发行的邮票,结合材料二写出该邮票发行的年份。(3分)
22.(14分)(2019?黄冈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这个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材料二: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 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日,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 为缩短攻击距高,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大部队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丝纹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上甘岭战役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
(2)上甘岭战役结果是怎样的?这场战役的结果与黄继光和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有什么关系?(6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黄继光和邱少云具有怎样的精神。(4分)
23.(14分)(2019?柳州期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树料三: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1)材料一中,上世纪50年代农民分到田地和农具是由于当时开展了哪一运动?这运动的开展依据的是哪一部法令?(6分)
(2)根据材料二,这一运动基本完成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长春南关区校级四模)“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是( )
A.184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49年
【答案】D
【解析】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D符合题意。故选D。
2.(2019?湖南岳阳云溪区期末)有人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如图,分析两处“天安门”分别对应的史实是( )
A.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B.中共“一大”、开国大典
C.四五运动、改革开放 D.发动“文革”、四五运动
【答案】A
【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因此两处“天安门”分别对应的史实是五四运动、开国大典。故选A。
3.(2019?怀远县校级模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总会在每年的10月1日节日前后的这几天的假期走出家门放松自我,感受大自然。中国的这个节日与下面哪个事件有关( )
A.土地改革 B.开国大典 C.抗美援朝 D.一五计划
【答案】B
【解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每年的10月1日每年的10月1日,全国人民都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这个神圣而辉煌的节日。故选B。
4.(2019?徐州丰县校级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选项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D符合题意。故选D。
5.(2019?滦平县月考)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开始了”指新中国成立开始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我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故B正确。“时间开始了”指我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开始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所以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都是从1956年开始,所以C不符合题意;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是在1978年,所以排除D.故选B。
6.(2019?山西忻州期中)名言俗语也是一定社会现实的据实写照,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下列俗语或警句与反映的现实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五四运动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新中国成立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同天庆,经济建设展宏图﹣三大改造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B符合题意。A应为是共产党成立;C应为人民公社化运动;D应为改革开放。故选B。
7.(2019?天津蓟州区期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国民党败退台湾
C.西藏和平解放 D.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从此,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C符合题意。故选C。
8.(2019?洛阳期末)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 )
A.十世班禅 B.李维汉
C.阿沛阿旺晋美 D.博古
【答案】C
【解析】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故选C。
9.(2019?稷山县期中)“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几乎结束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半岛”“三八线”“三年之后”可知该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因为朝鲜战争发生在朝鲜半岛;三八线是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朝鲜战争开始于1950年,美国等联合国军的侵略威胁了中国国家安全,朝鲜请示中国出兵援助,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朝人民共同战斗,1953年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10.(2019?贵阳期末)“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文字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
A.保家卫国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捍卫朝鲜统一 D.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答案】A
【解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A符合题意。故选A。
11.(2019?叶县期中)历史学习小组准备建立一个有关“抗美援朝”的专题网站张睿同学找到了如图这张历史图片,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打土豪,分田地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D
【解析】与图片选择的主题应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故选D。
12.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 )
A.土地 农民 新解放区
B.三八线“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C.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国歌
D.西藏 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
【答案】B
【解析】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把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如邱少云、黄继光等。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所以1953年,各个媒体中出现高频率的词汇会是三八线“最可爱的人”邱少云。故选B。
1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民族英雄气概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14. 2019年4月3目。搭载第六批10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145件遗物的中国空军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中,和他们一样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雷锋 D.王进喜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涌现的英雄人物有赴汤蹈火无所畏惧、以身躯堵住枪口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视纪律重于生命,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故选B。
15. “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B
【解析】据“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按照《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故选B。
16.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超过历史最高年9%.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运动 D.三大改造
【答案】C
【解析】由题干时间“1951年、1952年”结合所学,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可知,出现题干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故选C。
17.老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改小组的一名组长,为圆满完成土改任务,需要找一本文献作为依据,下列可供他选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论联合政府》
【答案】C
【解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故选C。
18.(2019?长春期中)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实行( )
A.封建土地制度 B.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C.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资产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C
【解析】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C。
19.(2019?忻州期中)下列是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评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开展
②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增强了他们的生路产劳动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符合题意。故选D。
20.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起止时间:1950年至1953年底
②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结果:近3亿多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以及农具等
④它完成了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⑤这样,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结束于1952年底,①错误;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②错误;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实现了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③④正确;⑤错误,土地改革后土地是归农民私有。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2019?沈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事宜。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河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年月日)(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3分)
(3)如图为纪念西藏解放60周年发行的邮票,结合材料二写出该邮票发行的年份。(3分)
【答案】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2)和平方式。
(3)2011年。
【解析】(1)根据材料“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或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事宜。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河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是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从此,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3)如图为纪念西藏解放60周年发行的邮票,结合材料二可知,该邮票发行的年份是2011年,1951+60=2011。
22.(14分)(2019?黄冈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这个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材料二: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 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日,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 为缩短攻击距高,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大部队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丝纹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上甘岭战役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
(2)上甘岭战役结果是怎样的?这场战役的结果与黄继光和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有什么关系?(6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黄继光和邱少云具有怎样的精神。(4分)
【答案】(1)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上甘岭战役的正是有黄继光、邱少云这样一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的英勇战斗,才取得胜利。
(3)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解答】(1)据材料一“1952 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这个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可知,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
(2)据材料二“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 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日,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上甘岭战役的正是有黄继光、邱少云这样一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的英勇战斗,才取得胜利。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舍生忘生,英勇作战,连续重创美国侵略者,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3.(14分)(2019?柳州期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树料三: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1)材料一中,上世纪50年代农民分到田地和农具是由于当时开展了哪一运动?这运动的开展依据的是哪一部法令?(6分)
(2)根据材料二,这一运动基本完成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答案】(1)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由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转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说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了。
(3)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析】(1)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2)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由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转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说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了。
(3)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