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4 17:5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背景:
①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条件)
②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③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经济封锁。
④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_______和国防_______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 、 、农业 和 ;
基本任务3、相应地 。重工业轻工业运输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工业化现代化?“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材料一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
(3)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 (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1)国防建设的需要材料二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 《重要文献选编( 第四册)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重工业 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四工厂二铁路三公路一大桥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新建
宝成、鹰厦
等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鹰厦铁路宝成铁路二铁 铁路 30 多条青藏公路青藏公路通车
汽车到达拉萨时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新藏公路川藏公路川藏公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是国道318线的一段。川藏公路最初称“康藏公路”,即“西康省”康定至西藏拉萨间的公路。它于1950年4月开建,1954年12月25日,与一条同样伟大的、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川藏公路(1954年开通)四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一汽1956年7月,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一飞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一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玉门油矿克拉玛依油田东北基地沿海基地西北
工业基地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起步。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意义: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所以得以圆满完成,首先得益于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勤劳奋斗的结果,也和当时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1)制定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这部宪法规定权力属于谁?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判断这部宪法的性质。
3、这部宪法确立什么政治制度?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北京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选举国家领导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国务院总理 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己利益、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一个重要的好开端。这部宪法的实行,证明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对这部宪法的执行是比较好的。……
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5日)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 我们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