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七下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七下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4 20: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2020年春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学 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通过控制变量法,学会做对照实验。 大家在细细咀嚼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味道啊??哇~,有点甜呢~!?提出问题: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系呢?
2.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 唾液等量的清水提示:1.淀粉(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液能够变蓝色,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色。
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实验步骤: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实验步骤:3.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ml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不进行搅拌。2ml唾液2ml清水2ml
唾液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1号3号2号4.将三只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思考:1.为什么要放在37℃的水中? 2.为什么要水浴5-10分钟?实验结果:变蓝部分变蓝不变蓝小结1.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3.什么物质使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呢?麦芽糖唾液淀粉酶2.吃馒头过程中产生的甜味物质是什么呢?如图A、B、C、D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唾液淀粉酶作用的系列试验装置.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图A中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______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的话,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______,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
(3)图C是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中水浴保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的话应该让水温保持在______℃,理由是______。
(4)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______,如果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完全分解的话,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过关测试:淀粉2ml;对照37唾液淀粉酶在该温度下活性最强碘液变蓝色不变蓝色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