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的两端。
(1) (选填“甲”或“乙”)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该方法未控制 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的面积是0.5,两手指均用2N的力压铅笔的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是 Pa。
2.一座六层的楼如果每层楼高3m,当水龙头全部关闭时,相邻两层楼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为 Pa。(g取10N/kg)
3.如图所示,是动物自动喂水器,其中A和B由中间的细管C组成一个 。动物饮水,使B的水面下降,A中的水会经C流向B,此时A中的浮球会随水面 ,
从而将阅门D向 顶开,使水流下来补充。
4.冬天,北方的人们常用纸条糊窗缝,为了使纸条不易脱落,纸条应贴在窗的 侧;风沿着墙面吹过时,墙上开着的窗户上悬挂着的轻纱窗帘将飘向房 。(填“内”或“外”)
5.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瓶子对地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边长12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 cm。
二、选择题(本題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9.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0.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气口处向空中泄漏,其原因是 ( )
A.进气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气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气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气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12.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3.(双选)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把药袋倒挂在支架上,袋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袋适当地升高
B.袋内药液对袋口的压强越来越大
C.袋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14.(双选)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第二次沸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15题5分,第16题6分,第17题5分,第18题9分,共25分)
15.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至图丙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 (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
A.酒精(=0.8×kg/)
B.植物油(=0.9×kg/)
C.盐水(=1.1×kg/)
(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1.0×kg/,g取10N/kg)
17.探究”硬币起飞”的条件
【查寻规律】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速度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1/2+P=C。式中C是常量,p表示 空气密度。
【探究条件】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硬币并沿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气流通过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产生压力差,给硬币一个向上的动力。
根据上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式可知,硬币下方空气压强= 。
(2)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
【得出结论】
(3)请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v的表达式(用p,S,m或G表示)
18.利用容积为10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的长度为5cm,这样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由上述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第19题3分,第20题5分,第21题7分,共15分)
19.小明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冰淇淋蛋糕。回到家中妈妈把随赠的干冰棒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了瓶盖,然后与蛋糕一起放入了冰箱。没过多久,冰箱内发生了爆炸,门被震飞。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
20.学校进行“注模”艺术作品的展示活动。小同学制作一个底部面积S=2×,高=0.15m的作品,将密度p=0.9×kg/的某种液体注入模具内,用了体积V=5×的液体,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
(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21.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6×,盛有质量为8kg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m,质量为2kg的水。(g取10N/kg)
(1)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
(2)求乙存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