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材料一 “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一些可靠的东西,你可以寄希望于它们。但是,当我环视四周,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前总统柯立芝(1933)
美国的希望?
胡佛
罗斯福
1932年总统大选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罗斯福:“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三度当选《时代》年度人物的美国总统
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New Deal——Recovery Reform And Relief
罗斯福新政
——挽狂澜于既倒
一 新政的准备
Congress
(国会)
“山姆大叔生病了”
Q1:指出图片反映的新政的准备工作
②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
Q2:罗斯福还做了哪些准备?
①起用”智囊团“打造新政纲领,把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于政府
③”炉边谈话“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支持
二 新政的目的
思考: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直接目的:
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罗斯福(1936)
就任总统后,罗斯福起用一批锐意进取家和教授组成的“智囊团”, 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三 新政的内容:对症下药
如果你是智囊团的一员,你建议先从哪里“动刀”?
(一)金融领域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材料三 你们把钱存进银行,是用来进行投资的,银行要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1933年3月12日22点,第一次
“炉边谈话”
思考:罗斯福如何整顿银行业?
1.措施:通过《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
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
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控。
2.作用:使银行和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恢复信心
物价上涨
财政支出
不出一周,大约13500多家银行复业,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二)农业领域——农业萧条,农民破产
材料四 明确地为提高农产品价值并以此购买城市产品所做的努力,会有助于任务的完成。避免许多小家庭业、农场业被取消赎取抵押品的权利的悲剧也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讲稿(1933)
Q1:农业面临的什么问题?
Q2:根据材料四,罗斯福如何保障农民利益?
Q3:提高农产品价格的目的是什么?
一磅约等于0.9斤
牛肉5分一磅
苹果3分一打
物价极低
生产过剩
1.措施: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民产品价格。
2.作用: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
援助工业
援助工业
(三)工业领域——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材料五 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的恶性竞争、极度贫困的劳工及劳资关系异常紧张,使美国犹如处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都有被摧毁的可能。
——第二次炉边谈话(1933)
Q1:工业领域面临哪两大矛盾?
Q2:罗斯福的应对之策?
1.措施:①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该法建立了关于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
②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2.作用:①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以减少盲目生产;
②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企业矛盾
劳资矛盾
(三)工业领域——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渐成共识...
1933年“蓝鹰运动”
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并废除
(四)救济和公共工程
材料六 在美国,整个30年代初,全国都能看到饥民和失业者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我们不愿饿死——必须战斗”“提高工资”等口号。1930年3月6日,125万失业工人在美国共产党和左派组织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
工人失业
农民破产
材料七 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正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这可以部分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就象对待临战的紧要关头一样,但同时,在有了人手的情况下,我们还急需能刺激并重组巨大自然资源的工程。 ——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讲稿(1933)
思考:罗斯福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1.措施: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大规模社会救济。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2.作用:缓解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
(四)救济和公共工程
田纳西流域水利工程——美国最大的电力生产工程
直接救济
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的优势:
增加就业
带动建材、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保护自尊心
社会效益(交通发展、环境保护等)
措施(一)——(四)
属于第一阶段(1933-1935)
(五)劳工权利
1.措施:
①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
②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雇用童工。
2.作用:
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和“烤百万富翁” 。甚至有人说罗斯福的新政充满了共产主义俄国的臭味。
(六)社会保障
1.措施:
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2.作用:
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美国公民领取失业保险卡
四 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八“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938)
Q1:“彻底的革命计划”指的是什么?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Q2:“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说明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影响(1)局限: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四 新政的影响
思考:罗斯福新政的现实影响。
(2)现实影响:①经济:有助于美国渡过经济危机,促进生产力发展
材料九:经济危机时,美国国内法西斯的火种已经吐出火苗,有人口出狂言“如果美国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现在。……宁可受独裁者的统治,也不要国家瘫痪”。
——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p118第二段
②政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四 新政的影响
思考: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指出新政的深远影响。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往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十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 。 ——必修二课本p120课前提示
垄断资本家借助国家政权干预经济
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