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认识古代科技发明的特点。
1
四大发明
2
数学
3
天文历法和农业
4
医学
龟甲
兽骨
青铜器
竹、木简
丝帛
早期书写材料:殷商时期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甲骨,其次是将文字刻在青铜器和玉石器上。从春秋到汉朝,竹木简牍和丝帛是主要的书写材料。
一、四大发明
推论:西汉时期已经发明比较粗糙的植物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纸发明于何时呢?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术进步明显,纸取代了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后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羊皮书写材料,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
舂捣---打浆---抄纸---晒纸
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堆积如山的雕版
雕版印刷每印一页书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北宋初年刻印《大藏经》,雕版13万块,费时12年。
北宋毕昇发明胶活字印刷术
毕昇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14世纪,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世界产生巨大震动。推动了欧洲火药火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14世纪,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世界产生巨大震动。推动了欧洲火药火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金史》
问题:上述记载的是什么东西的威力?
战国指南针---司南
指示方向
北宋指南针主要应用于航海
北宋民间指南针
指南鱼
指南龟
缕悬法指南针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都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二、数学
(一)《九章算术》
1、成书年代:东汉
2、特点: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3、地位: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4、意义:标志着我国已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应用十进位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人类“最美妙的发明”
1、中国的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春秋战国)九九乘法口诀
算筹记数摆法
(二)算 盘
算盘
2、明清时期算盘广泛运用 (商业的繁荣)
三、 天文历法和农业
夏朝就有了历法《夏小正》 ;商朝改进为“殷历”,采用了干支纪日法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
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
2、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类似装置。
郭守敬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为复制品。
郭守敬(元)
简仪
郭守敬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历》,它被沿用达400年之久。《授时历》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
《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
5.四大农书(结合教材内容归纳)
时间 作者 成就 意义
王祯
《农书》
重点在生产工具改革
徐光启
《农政全书》
总结历代经验,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氾胜之
贾思勰
元朝
明朝
北魏
西汉
《氾胜之书》
《齐民要术》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四、医学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东汉末
明代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医学奠基之作
奠定中医临床医学
基础,被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东方药物巨典
东汉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小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