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4 22:1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情景导入
人类的食物种类多种多样,我们吃进去的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些变化是在哪里发生的?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口腔

食道
唾液腺(淀粉酶)
肝脏(胆汁)

胃腺
胰腺
肠腺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消化道
消化腺
胃腺
肠腺
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食物的通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暂时贮存粪便
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胃蛋白酶
排出粪便
口腔:周围有三对大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
有淀粉酶
咽、食道
胃:胃壁上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有蛋白酶
小肠: 肠壁上有肠腺,分泌肠液
小肠内有胆管和胰管开口






大肠、肛门
肝脏
胆汁(乳化脂肪)
胆囊
胆管
小肠
胰腺
胰液(有多种酶)
小肠
胰管
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消化
消化酶
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进入消化管的食物为什么要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呢?
讨论:1.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
2.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你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消化的形式
2、化学性消化
1、物理性消化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后,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怎样设计方案?
⑴ 为了测定淀粉的消化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的作用,你的实验分为_4_组。模拟牙齿咀嚼和舌搅拌作用的实验组中,馒头的处理方式是___切碎_________,各组实验所用的馒头质量应该_相同___,给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37度______。
馒头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清水
放入唾液
⑵ 馒头经过上述处理后,检测馒头变甜的变化,是靠检测馒头中__淀粉被分解量_____的变化来实现的。具体措施是在经过不同处理的馒头溶液中加入____碘液__________,观察__颜色____的变化。
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示实验方案又能记录实验数据。
试管
物质 1 2 3 4




处理 馒头块 0.5g 0.5g
馒头碎屑 0.5g 0.5g
水 4mL 4mL
稀释唾液 4mL 4mL
条件 37℃保温10分钟
检测 碘液2滴 碘液2滴 碘液2滴 碘液2滴
实验
现象
试管
物质 1 2 3 4




处理 馒头块 0.5g 0.5g
馒头碎屑 0.5g 0.5g
水 4mL 4mL
稀释唾液 4mL 4mL
条件 37℃保温10分钟
检测 碘液2滴 碘液2滴 碘液2滴 碘液2滴
实验
现象 变蓝 变紫蓝 变蓝 不变蓝
⒌分析及结论
⑴ 现象分析:
淀粉发生了变化的试管是__2、4______,其中,变化最明显的试管是___4____。
⑵ 得出结论:
淀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___的结果。
小肠(胆汁乳化脂肪)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唾液
口腔(淀粉酶分解淀粉)
胃液
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
胆汁
胰液
小肠
肠液
小肠
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
淀粉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一种淀粉酶,可促进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经过充分的咀嚼后,入口的馒头和米饭变甜,就是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结果。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
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探究:
淀粉糊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37°C
唾液
水浴加热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试管 加入物质 碘液 实验现象 解 释
1 唾液
2 水
3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位置:左上腹部,呈囊状.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胃壁
粘膜
口腔内的食团经过食管的蠕动进入胃
胃腺分泌胃液(胃酸):
胃酸
蛋白酶

使蛋白质初步分解
胆囊


★胆汁、胰液都进入小肠
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分泌肠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分泌、储存胆汁
小肠
随着胃的蠕动,食糜下行,分批进入小肠
人小肠内表面放大图
观察:小肠结构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人体消化道中最重要的一段
小肠绒毛示意图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粉
葡萄糖
脂肪
脂肪酸、甘油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口腔

小肠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
口腔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胆汁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开始消化部位
消化产物
需要的消化液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讨论: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小肠的结构
1.小肠全长5-7米,小肠的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可达200m2。
2.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
为什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