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综合素养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综合素养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5 11:07:02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类型: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可以分
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此外包括等
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公共用地区2.特点:乡村内部的_________比较简单。
(1)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_____。
(2)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规模相对_____。
(3)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_______等点缀其间。空间结构较大较小居住区3.发展变化:
(1)在相对发达的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
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
(2)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
区等_________逐渐明显。功能分化【激疑】
近年来我国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划分:
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工业区、
生态区等。
2.类型及特点:居住区商业区居住区土地利用工业区3.发展阶段:
(1)城镇发展初期,规模较___,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
尚未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异。
(2)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城镇功能分区逐渐明显。
(3)后工业社会,城镇功能分区可能_____。小弱化[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城市的功能分区都非常明显。 ( )
②每个城市都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
③许多现代城市的发展,其功能分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明显。 ( )
④我国目前许多城市的开发区建设主要是受政策因素
的影响。 ( )×√×√三、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蛇口从乡村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能力1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特点
1.四大功能区特点的比较:2.“六看法”判断城市主要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典例示范】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区域。
(2)工业区一般分布于城市的外围,交通便利的地区。【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图可知,甲位于
市中心,市场条件好,地价较高,最可能是商业区;乙位
于甲周围,最可能是住宅区;图示城市位于南亚,丙位于
城市的外缘,且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靠近铁路,交
通条件好,最可能是工业区。第(2)题,中心商务区应建
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不宜建在位于郊区的①处;②处离
工业区较远,远离铁路,不宜建大型仓库;④处的水源可能会受到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不宜建食品厂;③处位于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这里可以建绿化带,以减少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补偿训练】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高级住宅区
B.③——教育文化区
C.④——工业区
D.⑥——商业区【解析】(1)选C,(2)选A。第(1)题,在⑥⑤④三地中,从东北向西南方向,二氧化硫的含量越来越小。根据风对大气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可以断定风从东北吹向西南。第(2)题,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外缘、环境优美的地方,并与文化区相联系,①⑦处都合适;③处是市中心,应布局商业区;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地区。【素养探究】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图中各功能区布局合理。(1)(区域认知)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提示:偏南风(或东南风)(2)(综合思维)简要说明所示城市工业区分布位置的合理性。
提示: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分布在城市外缘(或城市北侧),地价较低;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减少对居民区污染。(3)(综合思维)图中F、G两地适合建商业区的是_____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提示:G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有利于发展商业活动。(4)(地理实践力)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发展的原因。?
提示:A 风景区(环境好);地势高;远离工业区,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能力2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2)交通通达度: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具体如下所示:【典例示范】
(2019·北京高考)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该图体现 (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思路点拨】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熟练阅读地租变化曲线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区,农业用地分布在郊区,两种用地类型没有交错分布;两种地租线,斜率差异较大,说明两种地租变化率差异大;两种地租之间出现了断层,所以不是商业用地向郊区扩展,而是农业用地受到了保护。【补偿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 (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2)2010年,c处最可能是 (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解析】(1)选D,(2)选C。第(1)题,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远近与交通通达度的影响,a、b、c、d四处的地租较周围区域高,说明交通通达度高。第(2)题,该地人口密度较大,说明为住宅区。【素养探究】
陕西西咸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下图为西咸新区规划示意图。(1)(区域认知)规划区生态用地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提示:沿河分布。(2)(综合思维)生态用地的主要生态作用有哪些?
提示:保护环境;减轻洪水威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课件58张PPT。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
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___________
___、精神活动中体现的_______和审美情趣。
2.主要特点:
(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_________、生活方
式与习惯以及_________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
不同的地域文化。社会制度组织价值观资源物产社会结构(2)多样性:根据属性,地域文化可划分为_____地域文化
和_____地域文化。
(3)_______: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
现出不同的_________。
(4)___________: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有形无形独特性文化特质相对稳定性[连一连]将以下地理事物与对应的类型连线。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城乡景观空间尺度:聚落城市中轴线乡村的一座古建筑2.地域文化体现:
体现在_____________、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
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城乡生产景观主体建筑物风貌山水风光城市骑楼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1.概况:
(1)分布:_________,又称“客家土楼”,素有“东方古
城堡”“世界民居建筑奇葩”之称,已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闽西山区(2)形成时间:_________。
(3)建筑选址: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_____或较平缓的
_____上,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在施
工中沿袭中原地区汉族建筑技艺。宋元时期平地斜坡2.地域文化特点: 大型夯土民居建筑生土迁徙文化山区圆形盗匪打劫冬暖夏凉[辨一辨]
①客家土楼形成于宋元时期,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
的汉族建筑技艺。 ( )
②客家文化仅土楼等建筑遗址。 ( )
③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因为作为外来移民,
平地已经被原住居民占有。 ( )√×√能力1 地域文化表现及形成
1.地域文化的含义:
(1)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2)我国地域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3)特质: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表现:
表现为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民间信仰等。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3.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环境差异、区划因素、移民影响、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地域文化典例:
(1)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2)广州的骑街老楼: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底下可以通行,如巴金《秋》序:“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它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3)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
建筑。四合的“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
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的结构。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
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
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
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典例示范】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根据安徽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推断饮食上的来源。
(2)地域文化一定与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民长期形成的习俗有关。【解析】(1)选D,(2)选B。第(1)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山地丘陵地区山货较多,又由于气候原因,腌腊制品能较长时间储存。第(2)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补偿训练】
   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C.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D.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2)下列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B.民居的屋顶坡度
C.室内装饰
D.夏季服饰【解析】(1)选A,(2)选B。第(1)题,我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种植水稻、甘蔗等亚热带或热带作物;南方河网密布,耕地地块小,生产规模小。第(2)题,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多,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利于雨季迅速排水;城市功能区、室内装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着装差别不大。【素养探究】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1)(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哪些特点。
提示: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2)(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中国的方言多得数不清,尤其是南方比较繁杂,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提示:南方多山地丘陵,交通闭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较多。能力2 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不同区域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乡村景观随原始农业而出现,也称农业文化景观,包括文化、经济、社会、人口、自然等诸因素在乡村地区的反映。乡村景观是指乡村范围内相互依赖的人文、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域单元。(2)我国东西部农、牧景观差异。(3)乡村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2.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典例示范】
  (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资料,回答(1)、(2)题。表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  )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的思路如下。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明确地域文化体现的主要方面。
(2)会区分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解析】(1)选C,(2)选 A。第(1)题,一个区域的地域
文化有多个标识,不能把某一种简单经济活动当作区域
的地域文化代表。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
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主体;同样,美术馆、电影院屏
幕也是巴黎地域文化的组成或反映,并不是标志。纽约
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外籍学
生是受伦敦教育的吸引而来,并不是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第(2)题,餐厅、剧院都属于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图书馆、博物馆则属于文化设施,据此结合图示,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东京、纽约。【补偿训练】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完成(1)、(2)题。
(1)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装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2)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选B,(2)选C。第(1)题,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建迪士尼且装饰中国风格壁画,体现了地域文化元素。第(2)题, 自动化服务是科技投入,其资本的投入大;与员工素质、客户需求无关。【素养探究】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后几经战乱,辗转南迁,在闽粤交界一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木杉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外形呈圆形,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综合思维)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村落的形态特征。?
提示:风俗习惯或文化背景(2)(人地协调观)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建筑方式又与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提示:自然环境 建筑技术水平(3)(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种建筑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什么样突出的功能?体现了客家人的什么特点?
提示:客家人不断外迁,需要在新的居住地生存,因此家族内部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安全、防卫。内部的平等和团结。课件67张PPT。第三节 
城 镇 化  一、城镇化及其过程
1.城镇化:
(1)概念:又称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_______
________、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
___________的过程。?非农业人口非农业活动(2)描述指标:可以用_________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
化、_____________、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等
来描述。
(3)主要衡量标准;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_________”,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4)推动力:城镇化是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非农人口城市数量变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率社会经济发展2.城镇化过程:30%70%城镇数量增加趋于缓慢甚至停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激疑】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请说出以下国家分别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哪个阶段?中国、英国、日本、埃及。
提示:中国、埃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英国和日本处于成熟阶段。3.城镇化的意义:
(1)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4.城镇化的问题:
(1)资源问题: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减少;用水量激
增,造成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水资源短缺污染问题交通拥堵问题(4)社会问题:_________、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
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
等。
就业困难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1.发达国家城镇化:
(1)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城镇化率一般达70%以上,处于
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起步早、总体水平高(2)主要表现。
①城市在地域上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形成了_______
带。
②发展“生态城市”“紧凑型城市”,提出“_______
___”等新理念。大城市智慧城市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1)主要特点。
起步晚、___________、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发展中国
家仍处于城镇化_________阶段,城镇化率多在50%以
下。总体水平低加速发展(2)主要表现。
城镇化率及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显著。有些国家存在
___________和滞后城镇化。过度城镇化三、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率___。低2.新型城镇化:
(1)含义。
以_________、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
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
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
的城镇化。城乡统筹(2)典型模式。
___________在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通过产
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发
展。珠三角模式(3)意义。
①有助于_____________,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
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②有助于进一步_________,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需
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
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市场③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能力1 城镇化动力及其过程分析
1.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镇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镇化。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典例示范】
(2019·江苏高考)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
C.资源枯竭 D.产业萎缩(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1)掌握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
(2)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地理问题。【解析】(1)选CD,(2)选A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木材的产量一开始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
2011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
趋势。由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
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缩减,因此可能
是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
量减少的问题。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产量的下降和交
通拥堵无关,环境恶化通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使得环
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的根本原因一
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
境问题。第(2)题,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该采
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
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方法技巧】地理曲线统计图(含折线图)的判读技巧
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判读步骤:(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
(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补偿训练】
   如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镇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解析】(1)选B,(2)选A。第(1)题,衡量城镇化水平高
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
率。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
最高为66%左右,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大约34%,B
项符合题意。第(2)题,结合不同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和
特点可知,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2000~
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镇化率最低,城镇
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
阶段,可判断为中国。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
提高,是城镇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A项符合题意。我国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
口增长率较小;逆城镇化主要出现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镇化现象;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但发展速度最快。【素养探究】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1)(综合思维)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
提示: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减少;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趋势。(2)(综合思维)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提示: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3)(地理实践力)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提示:画图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与较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断缩小。能力2 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典例示范】
(2019·天津高考)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回答(1)、(2)题。(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
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对策是 (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思路如下:
(1)熟练阅读区域地图,并从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推断该变化的本质。
(2)理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解析】(1)选B,(2)选D。第(1)题,第一组图是工业用
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第二组图是居住用地2004年
和2016年情况图。从第一组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地区
中,甲河以南的区域,工业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略微增
加,反映的是工业功能变强;从第二组图中看,在乙河以
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区域,居住用地比重的涂色深
度明显增加,反映的是居住功能明显增强;从第一组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工业用地涂色明显变深的
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中部没有明显变化,所以
也就不存在新建工厂集中在中部的情况;从第二组图中
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居住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大
多数有增加,故新增住宅并无在乙河沿岸集中扩大的情
况。第(2)题,通过图中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
化可以得知,主城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重都大大增加,反映了城镇化水平大大提升,城市建设过程会出现城市交通拥堵,需通过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解决。工业用地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乙河以东的南部地区,从材料图中得知污染应该是向局部区域聚集,并非简单概括为扩散;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增加,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就业岗位会增加;居住用地在图中分布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距离适合。【补偿训练】
   (2019·宿迁高一检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解析】(1)选D,(2)选D。第(1)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2)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硬化比例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素养探究】
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1)(综合思维)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致地面硬化,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怎样防治城市内涝呢?
提示:①采取工程措施: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增加排涝设施;增加调蓄能力;增加下渗,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②非工程措施: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等。课件47张PPT。单元活动 
人文地理户外考察  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_________是学习人文地理的好方法。
2.要求:
(1)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考察的_________、方法和步
骤。
(2)在___________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人文地理户
外考察。户外考察基本原则教师指导下(3)通过独立观察、记录,拓展_________,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求真务实的_________,并使自己的观察能力、交流
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地理视野科学态度二、原则和步骤
1.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证性和逻辑性系统性原则学以致用原则2.基本步骤:[辨一辨]
①野外地理考察应该尊重事实,客观对待。 ( )
②小区域调查只是为了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
征。 ( )
③区域调查方法有多种,若想了解人们的旅游动机,最
经济和适合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 ( )√×√三、动手做:考察商业街
1._________,在考察区域中选择一条商业街。
2.阅读地图并实地观察,初步判断该商业街在当地商业
区的级别。
3._________并手绘一幅沿街商铺分布图。
4.分析这条街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资料沿街考察商业网点布局是否合理5.总结成果:展示考察成果,并与同学交流考察中的收获和体会。
【激疑】
北京的市中心并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提示:历史因素。能力1 区域调查的方法
1.区域调查的方法:2.区域调查报告的撰写:【典例示范】
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古今变化做了分析研究,并绘制成下图。据此回答(1)~(3)题。(1)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
(  )
A.防治荒漠化 B.防止水土流失
C.加快资源开发与利用 D.产业结构升级换代(2)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的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
A.调查访问 B.问卷调查
C.野外实地考察 D.上网查询(3)导致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了解地理户外考察的目的是解决地理问题。
(2)实地调查是解决现实地理问题最直接的方法。【解析】(1)选A,(2)选C,(3)选D。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野外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源条件较好,而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水量锐减,下游水资源逐渐枯竭,古绿洲被迫相继废弃。【素养探究】
丽江古称丽水,因地处长江第一湾而得名。丽江不但风景秀美,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因而旅游业成为其重要经济支柱。做好该区的调查研究活动,可以更好地为丽江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地理实践力)丽江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00多万人,若想了解该地游客的旅游动机,最经济和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什么?简要分析原因。
提示:问卷调查。方便快捷,便于总结。(2)(区域认知)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对东巴文的调查属于哪类调查?
提示:专题性调查。能力2 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1.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2.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资料收集的方法。
①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②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资料。(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
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见下表:【典例示范】
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到达图中的⑨地。①包头→②太原→③西安→④成都→⑤川西草原→⑥攀枝花→⑦昆明→⑧桂林→⑨赣州。读图完成(1)~(3)题。(1)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  )
A.①→②;草原森林之旅
B.②→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
D.⑤→⑨;特色地貌之旅(2)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中,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
A.①⑥ B.①⑧
C.②④ D.④⑥(3)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写错了一处,这一项是 (  )
A.①地——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B.②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C.⑤地——抓好粮食,种(植)养(殖)结合
D.⑦地——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的思路如下。
(1)区域认知,判断区域。
(2)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举措。【解析】(1)选A,(2)选A,(3)C。包头→太原这一考察线路,气候较为干旱,森林很少,主要以草原景观为主。包头和攀枝花都是我国著名的“钢城”,属于“资源型”城市。川西草原应该加强湿地和草场的保护,合理发展畜牧业。【方法技巧】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补偿训练】                   
   如图为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完成(1)、(2)题。(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腾【解析】(1)选B,(2)选A。左图表示城市居民利用阳台等收集雨水。右图是一个雨水的渗透设施,其作用是增加雨水向地下的渗透。【素养探究】
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奥赛小组的研究案例。
研究课题: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
研究思路:研究结论:
阶段Ⅱ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
阶段Ⅲ成果:……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1)(区域认知)依据研究阶段Ⅱ成果,判断该区域所在省份。
提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综合思维)请你推断奥赛地理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名称。
提示:新疆位置图(中国行政区图)、新疆地形分布图、新疆气候分布图、新疆河流分布图。(3)(人地协调观)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研究阶段Ⅲ成果。
提示: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足:水资源匮乏、沙漠化严重。
发展方向:种植长绒棉、瓜果等农作物,发展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土地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