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必修二1.3 人口合理容量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2019)必修二1.3 人口合理容量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4 23:2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综合思维)
2、根据材料,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综合思维)
3、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资源环境承载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一组数据:大陆人口14.0005亿人世界第一145人/平方千米0.45吨/人1万美元一个政策:
我国提出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可逾越”的约束性指标。(备注:18亿亩是12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底线还是上限?底线人均耕地少,我国提出耕地底线主要解决哪个问题?人均耕地少,但是人口还在持续增多,中国还能“养活”多少新增人口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概念: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
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思考:区域资源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生存层面的人口指标——警戒值(极限值)实际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甚至降低原有的承载能力。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复活节岛是个面积约100平方千米的海岛。它位于太平洋东南部,离南美大陆约3000千米,与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距离也有2000多千米,被称为“最与世隔绝的岛屿”。这里曾经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据科学家估算,最兴盛时人口达8000~20000人,而当时生产水平所能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于是悲剧发生了。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至1877年岛上仅剩100多人。思考读图1-3-1思考复活节岛人口兴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复活节岛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人口数量较多,但这人口数量超过了当时生产水平所能提供的食物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所以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人口减少。【活动探究1】读图1-3-2“牧民愁”与“牧民乐”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区域环境承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人类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上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启示:二、人口合理容量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发展层面的人口指标——合理值(最佳值)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
我们追求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1】二、人口合理容量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2】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食物资源生产能力高提高人口合理容量2.社会经济因素正相关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降低人口合理容量消耗食物资源数量越多(负相关)3.对外开放程度5【2】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5人口容量指标的大小常常是由最紧缺的因素决定的【木桶效应】。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区域资源环境是计算区域可承载人口规模的重要参数。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个限度的。如果人口增长超越了这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2.不确定性 人口合理容量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动态变化。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水平等条件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各有不同。1.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技术水平、资源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人口合理容量特点【3】【4】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或地区,其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而有些国家或地区,其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不论是怎样的情况,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社会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应该努力追求并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目标思考:如何使我国人口规模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政策效应2.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高资源管理水平,提倡适度消费4.加强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位于我国中部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人口6138万(2015年)。湖北省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和湖区占20%。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湖北省素称“千湖之省”,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地表水质量总体良好。湖北省简介 水和土地是重要自然资源,也是经济和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的评价。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在对湖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可作出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图1-3-6)。图中,评价值8~12表示区域资源环境不超载,13~17表示区域资源环境临界超载,18则表示区域资源环境已经超载。DA当堂检测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最低,能养活的人口最少;从农业社会
到工业社会,再到现代社会,随生产力水平提高,能养活的人口渐增。
答案:D2.中东干燥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沙漠广布,但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均较丰富,尤以石油资源最为突出。制约中东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生物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解析:中东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而水资源是制约中东环境承载
力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
答案:CC
下图为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就图中而言,决定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是?( )
A.文化教育 B.商业服务 C.土地资源 D.劳动就业
4.下列有关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均土地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人均消费水平越高, 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行政管理功能越完善,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D.医疗卫生水平越先进,人口合理容量越小BD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显然,对地球上的人口发展而言,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 450平方千米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左右。这“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5.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 350万”是指(  )
A.资源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6.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BC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及为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的考查。
解析: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1 350万”是指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故选B项。
第6题,天津的经济较为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A项错误;天津的人口出生率较低,但是迁入人口较多,且无限制生育会导致诸多的问题,可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B项错误;今后需要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C项正确;天津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不能大规模移民,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5.B 6.C读我国人口和耕地今后发展的可能趋势示意图,完成5~6题7.我国耕地承载量面临的问题与影响是(  )
A.压力增大 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B.压力减小 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改善
C.保持稳定 农业产量有所增加
D.压力增大 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8.目前,国家为解决耕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  )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③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 
④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城市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C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我国耕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压力增大,农业生态系统可能失去平衡,而且耕地大幅减少,部分农产品产量会下降,A项正确。 第8题,由图示可知,我国目前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在逐渐加大,所以我们实施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耕地保护政策,以此来降低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会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但不能解决耕地减少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城市发展对耕地不断减少的问题无法提供切实保障。所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项正确。 答案:7.A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