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5 19: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
教学课题 课型 主备教师 把关教师 课时 使用时间
《祭十二郎文》 新授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现象。?2、体会本文波浪式的抒情模式,掌握融情于事的表现方法。 3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4、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学习重点、难点 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作者简介:?
?韩愈,字 ,世称 ,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 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解题???
祭文:祭文通常是 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 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 ,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 ,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注音??
闻汝丧( )之七日???及长( )??不省( )所怙( )??兄殁( )南方??
省( )坟墓??归取其孥( )??丞相薨( )??佐戎( )徐州??孰谓汝遽( )去吾??万乘( )之公相??殒( )其生???窆( )不临其穴??尚飨(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段意:全文按祭文体例可以分几个部分???? ?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零丁孤苦?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敛不凭其棺?
(二)、一词多义??
诚:①乃能衔哀致诚???????②诚知其如此??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幸:①皆不幸早世??????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以:①以为虽暂相别???????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省:①不省所怙???????????②汝来省吾??
孤:①吾少孤?????????②零丁孤苦??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长:①吾少孤,及长???????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③长吾女与汝女??
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致:①乃能衔哀致诚???????②将成家而致汝??
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②死而有知??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②诚知其如此??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其信然邪?其梦邪???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⑥其又何尤???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⑧敛不凭其棺?
【补充】浅谈《祭十二郎文》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一、代词?1.?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其,代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同上)??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其,代韩会)???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梦邪?(同上)??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其,代死讯)???
(2)?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同上)??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其,代十二郎)???
2、?指示代词。??
(1)?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副词??1、?用于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语气。???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同上)??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同上)??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同上)??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同上)??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同上)??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5、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 ②今义: )??
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 ②今义: )??
3、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 ②今义: )??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 ②今义: )??
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 。②今义: )??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 ②今义: )??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 )??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
6、未可以为信也( )??
7、吾念,汝从于东( ”)??
(六)、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译: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译:??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译:??
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译:? 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
教学课题 课型 主备教师 把关教师 课时 使用时间
《祭十二郎文》 新授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现象。? 2、体会本文波浪式的抒情模式,掌握融情于事的表现方法。 3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4、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学习重点、难点 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解题???
祭文: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注音??
闻汝丧(sàng)之七日???及长(zhǎng)??不省(xǐng)所怙(hù)??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孰谓汝遽(jù)去吾??万乘(shèng)之公相??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ǎng)?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段意:全文按祭文体例由三部分构成:引语——主体——结语。?
明确:《祭十二郎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来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三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恶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从此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应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五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七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八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九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切知道只而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之事。???
第十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十一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十二自然段全文结束,“眼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悲痛不已。”???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⑥其又何尤?(这,代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补充】浅谈《祭十二郎文》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一、代词?1.?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其,代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同上)??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其,代韩会)???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梦邪?(同上)??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其,代死讯)???
(2)?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同上)??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其,代十二郎)???
2、?指示代词。??
(1)?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副词??1、?用于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语气。???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同上)??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同上)??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同上)??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同上)??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同上)??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5、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②今义: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②今义: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成长立业。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
(六)、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教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