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单元
三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被安排在第3章最后一节,在前面两节分别讲述了农业(一产)、工业(二产)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基础上,从服务业(三产)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把三产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都进行了分析,达到了知识的完整性,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事物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结合实际服务业布局的案例,掌握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
2.综合思维:能够分析服务业布局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3.区域认知:了解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的布局原则。
4.地理实践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地服务业布局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重点
理解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难点
通过资料,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展示图片。
提问:放眼北京的东西南北,一个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在京郊崛起,与市中心传统商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商业多中心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口迁移带来了商圈裂变,但北京中心城部分商圈的空心化迹象也初步显现。影响这类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看图片思考问题。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新的授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
1.概念: 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分类:
①商业性服务业: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②非商业性服务业: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3.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影响较小。
②人文因素
4.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P71-73,归纳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人文区位因素,并找出其对应的课本的实例。
人文区位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
【检测成果】
找出影响下列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市场
小区的理发店 市中心的大型高档百货商店
找出影响右图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交通运输
某交通干道旁的大型购物商场
找出影响下列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劳动力
餐饮 住宿
找出影响下列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集聚
服装城 电器城
【归纳总结】
商业性服务业的人文因素及其影响
① :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偏好等。
②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③ :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有要求。
④ :一方面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⑤其他因素: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学以致用】
服务业区位因素
1.城市中心往往有百货大楼、××大厦等,其布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提示: 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利,客流量大。
2.城市边缘环路沿线往往建有家具城?,其布局的优势是什么?
提示: 城市边缘环路沿线因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大量购物者,同时该地地租较低,商业网点建在该地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影响美国“硅谷”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人才和技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银行提供);信息和咨询、管理服务(相关公司提供)。
4.劳动力因素影响的服务业
类型
影响
举例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大
旅游、餐饮、零售等
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较高
信息产业、金融业等
【调查实践】
方向与建议
1.调查学校周边商业性服务业种类、规模、营业时间。
2.找出学校所在地最大的几个购物中心(超市),归纳其布局的共同特点和原因。
3.说说你用什么方法实践课本P73的活动?
提示:
1.先通过地图软件搜索相关信息,再实地调查完成教材表格。
2.制定详细的问卷调查表。
3. 填表并进行综合分析。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74-75,体会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然后填空及回答问题。
1. 成为影响新兴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 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正逐渐减弱。
3.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
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美团等外卖形式的出现对城市中实体特色小吃店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销量。
阅读课本P74-75,体会并说明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某文化创意园内部景观 某物流公司快递分拣场景
前者由汽车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
后者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分捡,属于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
【归纳总结】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
市场、交通、地价对服务业的区位逐渐减弱,网络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区位影响增强。
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域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的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问题探究】
讨论:网络的兴起带动电子商业的发展,实体店何去何从?
提示:网上商店是一个虚拟的交易场所,而传统商店则是实体存在的交易场所;网上商店一般通过电子转帐系统付款,需要由第三方来协助完成交易,而传统商店一般是现金付款,一般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网上商店顾客不直接接触商品,只能通过网上图片及聊天系统进行咨询和了解,而传统商店的顾客可以实地观察商品以确定是否购买。传统贸易流通环节较多,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市场规模较小。
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比如实体店可以利用互联网推荐店铺,增加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方式,得到稳定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归纳】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服务业类型的布局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对服务业区位影响很大。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交通通达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
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技术因素
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融合,布局更加广泛,服务更为完善
国家政策
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学生做好相关笔记或者提出疑问。
学生阅读课本,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作答
在老师引导下填空。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记录调查活动并回答问题。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讨论整理答案。
听课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听课做笔记
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相关内容。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能力。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以问题的形式归纳,吸引学生紧跟课堂。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知能力。
加强学生的探究和调研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能力,并加深对于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理解。
加深对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的理解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结合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对本节主要内容做一个归纳、拓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有助于对学生牢固掌握本节内容。
课堂小结
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主要受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非商业性公共服务业主要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体现在一方面有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的出现,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板书
课件29张PPT。人教版必修第二册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新知导入 放眼北京的东西南北,一个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在京郊崛起,与市中心传统商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商业多中心格局已基本形成。
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口迁移带来了商圈裂变,但北京中心城部分商圈的空心化迹象也初步显现。影响这类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新知讲解
1.概念: 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分类:
①商业性服务业: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②非商业性服务业: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3.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影响较小。
②人文因素
4.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一、服务业区位因素自主学习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结合课本P71-73,归纳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人文区位因素,并找出其对应的课本的实例。人文区位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 聚、历史文化。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检测成果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找出影响下列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 市场小区的理发店 市中心的大型高档百货商店 检测成果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 找出影响右图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 某交通干道旁的大型购物商场交通运输检测成果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找出影响下列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 餐饮 住宿 劳动力检测成果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找出影响下列服务业的主要人文区位因素: 服装城 电器城 集聚归纳总结
商业性服务业的人文因素及其影响
① :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偏好等。
②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③ :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有要求。
④ :一方面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⑤其他因素: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一、服务业区位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集聚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学以致用
1.城市中心往往有百货大楼、××大厦等,其布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提示: 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利,客流量大。2.城市边缘环路沿线往往建有家具城?,其布局的优势是什么?提示: 城市边缘环路沿线因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大量购物者,同时该地地租较低,商业网点建在该地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服务业区位因素3.影响美国“硅谷”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因素有哪些?提示: 人才和技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银行提供);信息和咨询、管理服务(相关公司提供)。学以致用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4.劳动力因素影响的服务业旅游、餐饮、零售等信息产业、金融业等调查实践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方向与建议
1.调查学校周边商业性服务业种类、规模、营业时间。
2.找出学校所在地最大的几个购物中心(超市),归纳其布局的共同特点和原因。
3.说说你用什么方法实践课本P73的活动?提示:
1.先通过地图软件搜索相关信息,再实地调查完成教材表格。
2.制定详细的问卷调查表。
3. 填表并进行综合分析。合作探究
1. 成为影响新兴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 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正逐渐减弱。
3.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 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4.美团等外卖形式的出现对城市中实体特色小吃店的影响有哪些?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阅读课本P74-75,体会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然后填空及回答问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的空间限制提示: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销量。
个人情感合作探究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阅读课本P74-75,体会并说明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某文化创意园内部景观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分捡,属于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由汽车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
某物流公司快递分拣场景归纳总结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市场、交通、地价对服务业的区位逐渐减弱,网络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区位影响增强。 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域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的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问题探究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讨论:网络的兴起带动电子商业的发展,实体店何去何从?提示:网上商店是一个虚拟的交易场所,而传统商店则是实体存在的交易场所;网上商店一般通过电子转帐系统付款,需要由第三方来协助完成交易,而传统商店一般是现金付款,一般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网上商店顾客不直接接触商品,只能通过网上图片及聊天系统进行咨询和了解,而传统商店的顾客可以实地观察商品以确定是否购买。传统贸易流通环节较多,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市场规模较小。
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比如实体店可以利用互联网推荐店铺,增加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方式,得到稳定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总结归纳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课堂练习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
A.商业的 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
2.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BA课堂练习知识、尊重人本位的群体。从1999年1月,星巴克主要通过合资经营方式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及南京等城市开设门店,随着2004年中国零售业对外的全面开放,星巴克开始了其在中国的独资经营,并迅速布局国内省会城市,2011年后开始对内陆二、三线城市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3~4题。
3.星巴克1999年1月才能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市场 B.政策 C.交通 D.原料
4.星巴克选择先入驻京、沪等非内地城市,主要是考虑内地( )
A.民族饮品品牌多 B.门店地价过高
C.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D.通信网络欠发达B星巴克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品牌拥有者,其目标市场为注重享受、休闲、崇尚C课堂练习走即付”购物体验,它是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物联网技术方案。据此完成8~9题。
5.无人超市相对传统超市的优势是( )
①提高超市商品质量 ②改善用户购物体验 ③降低劳动力成本 ④降低商品物流成本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6.下列受无人超市冲击较大的有( )
①航空公司 ②商业地产 ③零售实体店 ④劳务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17年7月10日,杭州无人超市火热开业,实现“自动识别、即CD课堂练习(1)概括图中商业网点的分布特点。
(2)随着图中公路干线的不断完善,政府计划在P地规划建设仓储型超市,请说明理由。
(3)图示四地中,________地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什么?(1)商业网点分布不均,比较分散;位于居民点或城区内;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
(2)临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来往人流量较大;位于城区边缘,土地价格低。
(3)② 地形平坦、人口众多、商品生产能力强、接近消费市场、商品流通速度快。7.下图为某地区城区、公路干线、商业网点与居民点分布图,图中公路干线还在不断完善之中。拓展提高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需要通过射额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拓展提高地形对零售业的影响拓展提高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取决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课堂总结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主要受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非商业性公共服务业主要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体现在一方面有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的出现,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调查学校周边商业性服务业种类、规模、营业时间。
2.找出学校所在 地最大的几个购物中心(超市),归纳其布局的共同特点和原因。
3.调查本班同学网上购物商品类型,网店主要分布地,并分析原因。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