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数的运算----计算与应用(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数的运算----计算与应用(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26 09: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 数与代数
总复习
1.4 数的运算---计算与应用
回顾复习
1. 你们是怎样计算“15×13”的?你们能在
图中圈一圈,说明这样计算的道理吗?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




2.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










2.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




3. 前面回顾了加、减法,下面回顾乘除法:
4.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同级运算:按照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异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5.简单应用题的解答
1.用加法:(1)求两个数的和。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2.用减法:(1)求剩余。
(2)求两个数相差多少。
(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用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
4.用除法: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5. 简单应用题的解答
6.解应用题的一般规律
1.“归一”问题: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于“照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先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2.“归总”问题:此类题中暗含着总量不变。其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数(即归总),再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
3.行程问题: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或同向运动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
4.工程问题: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即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
5.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标准量,即单位“1”,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若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
6.解应用题的一般规律
6.比的应用题:先求出份数,再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7.解应用题常用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
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做一做,说一说。
368÷2
27.6
12
3
24
3
3 6

2
0
6

3表示3个 。

36表示36个 。
=184
0.1
0.1
随堂小测
2.森林医生。
改正
3 . 6 2
- 2.7
3 . 3 5
3 . 6 2
- 2 . 7
0 . 9 2
83.6
4
2
8
3
. 9
6
3 6
0
改正
83.6
4
2 0
8
3
. 9
6
3 6
0
3.计算下面各题,想一想需要注意什么。
7 3 . 0 5
3 . 9 6

6 9 . 0 9
= 0.208+4.71
= 4.918
73.053.96 3.12÷15+4.71

小数点
要对齐

先通分再计算
4.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
六(2)班比六(1)班多交了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32+40=72(件)
答:两个班共交了72件。
32×(1+)
=32×
=40(件)
5.学生夏令营组织远足,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km。实际2.5小时就走完了原定路程。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11.25÷2.5-11.25÷3=0.75(km)
答: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0.75km。
规范解答: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