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教学重点: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和我一起做拍手的游戏,并提醒这位学生在互相拍手时尽量躲开。 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二)新课学习:1、脑和脊髓
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
1、神经元
讨论:神经元的分类
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
(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
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
第二课时
提问:①什么是反射? 反射弧包括哪几个部分?
②请举一个反射活动的例子。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中的这段文字,然后请一位同学解释。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现象就是一个反射的例子,说明人类的神经调节是非常复杂的。
由此便引出本节的课题。
1.分析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这样创设活动环节:
教师:“我请两位同学前来帮助老师完成一项实验。”
“甲同学,请你闭上眼,向前伸出你的手臂。”
教师拿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剌激盒”给乙同学看:盒是鲜红色的,两面颜色一样,只是有一面上露出由里向外刺出的几枚图钉尖。(如右图)然后将有刺尖的一面对着甲学生手指,举在距指尖端 20~30 cm 处。
“甲同学,现在请你慢慢向前方走,手臂要伸平。”
当甲同学手指无意碰到盒上的刺尖时,他会突然缩回手臂并睁眼察看情况。这一切被旁观者们看个明白。
这时教师问大家“发生了什么 ?”然后请被试者甲同学看一下有刺尖的红盒子。但注意不要让他看到另一面。
教师对甲同学说:“现在,如果我让你睁开眼睛,再伸直手臂,我用这有刺尖的盒子再碰你的指尖,你会怎样呢? 现在我们就来试试。”这次教师只让乙位同学看清,使用盒子没有刺的一面来继续做实验。
教师对甲同学说:“你不用紧张,我并不用力,只是轻轻地……”然后突然用剌激盒敲向甲同学的手指。于是引起他再次缩回手臂。但可能盒子还没有碰到手指。“现在大家又看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请乙同学将他看到的情况──介绍给全体观察者。
教师:“我们从刚才的实验中看到了甲同学两次“缩手”反应,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先后两次缩手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 分析这先后两次缩手反应,引起反射的剌激方式有什么不同?
② 完成这两次反射的神经中枢一样吗 ?
③甲同学的第二次缩手是紧接在第一次缩手后完成的,这说明这两次缩手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第一次缩手,甲同学也没有看清盒子上有刺尖,还会有第二次缩手吗?
通过分析、推理、概括,总结出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性调节:
( 诊断评价一:此表的填写可以诊断学生是否初步了解两种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
?
?
?
?
?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教师利用学生讨论结果作结论,并引入下一个环节。
2.探究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这个环节,从学生观看教师事先录制的录像片段开始(具体过程见“难点分析”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设计探究实验“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环节,并提醒学生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防止对动物的伤害等。
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在于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也必然越强。以对“意义”的认识为纽带,提出问题“人类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比所有其他动物都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环节。
(诊断评价二:通过学生交流探究方案,反馈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了解;通过交流实验过程,反馈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情况。)
3.分析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
阅读课文,了解“谈梅止渴”的典故。并组织一次现场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这样设计的:先请一位吃过杨梅的同学谈他吃梅的体验,问“现在哪些同学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然后,教师拿出几枚杨梅,“看到这些杨梅,大家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吃它的时候的酸味了呢? 更多的同学分泌更多唾液了吧?”最后老师把杨梅(事先洗净)分给同学们品尝,引导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气氛中,分析总结:吃梅、看梅、谈梅,这三种唾液分泌反射的区别。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比较引起这二种反射的特点。
(诊断评价三:应用此表,意在引导学生归纳,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产生反射的活动
特?点
吃梅
看梅
谈梅
剌激方式
?
?
?
参与的神经中枢
?
?
?
产生反射的对象
?
?
?
师生共同总结出,人的特有条件反射能力,是对语言这类抽象信号的剌激能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
最后,组织一个分组竞赛:用实例说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现象,把学习活动推向高潮。(诊断评价四:这个环节是一个综合反馈的环节,反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课后记】通过“谈梅、看梅、吃梅”这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进行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理解了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在后面的分组竞赛中,各小组的同学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也反映出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准确的。
【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探究实验。
2.选做题:进一步探究,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如果不给予强化,所建立的条件反射会不会消失?
【板书设计】????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1.是生来就会的先天性反射
1.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射
2.参与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
2.参与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3.引起反射的剌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剌激
3.任何无关剌激都可变为条件反射的剌激
3.人类神经调节的突出特点:
能建立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板书设计:
神经调节
一、脊髓和脑 脑 :大脑、小脑、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灰质、白质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类型
条件反射
1、反射 非条件反射
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