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87年,标志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2.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依然回避“九二共识”,无意与大陆方面确认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活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这里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土地改革 B.民主改革 C.对外开放 D.民族区域自治
4.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谈判 C.对等协商 D.一个中国的原则
5.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A.青海 B.云南 C.新疆 D.甘肃
6.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写有:“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请问诗中“妈港”何时回到“母亲”的怀抱?
A.1997年7月 B.1997年12月 C.1999年7月 D.1999年12月
7.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是( )。
A.海南岛 B.西双版纳
C.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D.广西壮族自治区
9.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 D.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10.“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1.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l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性因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沿袭了原来的政治制度 D.“一国两制”方针得到贯彻
12.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 ②澳门 ③台湾 ④新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进入实践,标志着我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 )
A.“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B.“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形成
C.“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此提出
D.“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
15.近代中国,西方列强入侵,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中国人民不断抗争,标志着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开罗宣言》规定台湾等地归还中国 B.新中国成立
C.澳门回归 D.香港回归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力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7.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两岸实现“三通”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
18.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至今,不断的创新推动我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民族问题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据香港统计,2013年,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达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内地对香港出口额达3847.9亿美元,占内地出口总额的17.4%。以上数据表明 ( )
A.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交流合作密切 B.香港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C.打破了内地与香港的隔绝状态 D.香港回归祖国是大势所趋
20.2016年1月16日晚,随着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消息传出,两岸关系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国台办负责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提出:近8年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与两岸同胞携手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保持了台海和平稳定。这一良好局面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对这段谈话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
B.台湾的选举制度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有力保障
C.两岸同胞为增进交流与合作做出了不懈努力
D.“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2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008年12月15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实现直接“三通”。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 )
A.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初见成效
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
C.大陆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
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22.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特撰文针对最近几年的少数民族电影进行了分析,说它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针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哪些关键词符合史实
①民族区域自治②民主改革③王进喜④西部大开发⑤经济特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3.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简答题
24.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25.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27.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标志是什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2)1956年,哪个事件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什么阶段?
(3)197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发展道路。打开国门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被称作什么?
(4)19世纪末,我国对哪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这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5)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8.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C 6.D 7.D 8.B 9.B 10.D 11.D 12.B 13.C 14.A 15.C 16.B 17.C 18.B 19.A 20.B 21.B 22.A 23.C
24.(1)澳门,中国。
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
“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
(4)香港,1997年7月1日。
25.(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
(2)“一国两制”。香港。
(3)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实现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4)加强民族团结;加强两岸交流;等等。
26.(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国两制
2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构想
(5)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28.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