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5 14: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
收心考
(本卷共2大题,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在《南京条约》内容中,能实现英国这种愿望的条款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C.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4.某学者认为:“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5.右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C.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D. 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7.“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C. “云将收,雾将散”意为青年学生登上舞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引航的帆”喻意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9.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0.《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1.“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游击队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的。作者歌颂的是( )
A. 敌后抗日根据地上的抗日军民
B. 秋收起义中的工农革命军
C. 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
D. 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
12.下图是位于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巨大的石雕台历上密布弹痕,隐约可见的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石雕台历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在这一天( )
A.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侵华战争
B.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C.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
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3.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 国民党开始寻求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
B. 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日本的侵略
C. 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1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时期的传单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之归结为“五四精神”。那么,你认为该“精神”的实质是( )
A.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B.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C.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D.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15.老照片能够帮助我们解读历史。如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
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16.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转为了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是( )
A.东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下表反映的是一所近代新式学堂的部分课程设置情况。根据表中内容,可推断该新式学堂是( )
时间(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南洋公学 D.北洋西学堂
18.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Z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9.下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20.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 ③《申报》创办 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觉醒、探索、奋斗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和4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6月5日,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于何时产生?(1分)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2分)请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1分)“6月5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3分)
22..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四 

材料五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1分)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举行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意义有哪些?(2分)
(5)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1分)
2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实现国家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
材料二 民国政府建立后,仿照西方国家模式,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0多项,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资本总额近28 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长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长了近2倍。
材料三 1928—1936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时 间
内 容
1928年6月
宣布与各国所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
1929年6月
通令国内工业品按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如有重征可申请退税。
1929年7月
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对近代新兴工业及生产当时需要迫切的产品的工业,按工业种类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专利、免税、减低运费等奖励。
1931年5月
制订实业建设六年计划,建议以兴办急需的基本工业为主。
1937年2月
五届三中全会制订的五年建设计划,强调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制酸、炼油等重工业与基本化学工业。
(1)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2分)《马关条约》签订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 (5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2分)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2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
收心考
(本卷共2大题,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在《南京条约》内容中,能实现英国这种愿望的条款是( C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B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A.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C.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4.某学者认为:“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C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5.右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C )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C.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C )
A.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D. 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7.“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D )
A. “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C. “云将收,雾将散”意为青年学生登上舞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引航的帆”喻意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D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9.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B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0.《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B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1.“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游击队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的。作者歌颂的是( A )
A. 敌后抗日根据地上的抗日军民
B. 秋收起义中的工农革命军
C. 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
D. 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
12.下图是位于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巨大的石雕台历上密布弹痕,隐约可见的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石雕台历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在这一天( A )
A.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侵华战争
B.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C.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
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3.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B )
A. 国民党开始寻求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
B. 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日本的侵略
C. 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1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时期的传单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之归结为“五四精神”。那么,你认为该“精神”的实质是( C )
A.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B.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C.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D.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15.老照片能够帮助我们解读历史。如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C )
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16.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转为了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是( B )
A.东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下表反映的是一所近代新式学堂的部分课程设置情况。根据表中内容,可推断该新式学堂是( B )
时间(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南洋公学 D.北洋西学堂
18.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Z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C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9.下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20.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B )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 ③《申报》创办 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觉醒、探索、奋斗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和4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6月5日,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于何时产生?(1分)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19世纪中叶。从100多万增加到200万人以上。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或:蓬勃发展时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2分)请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2分)
1915年。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经过五四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潮流,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1分)“6月5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2分)
北京。6月5日前主力是学生;6月5日后主力是工人。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3分)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组织基础:陈独秀等人建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
22..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四 

材料五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2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1分)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2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能从城市和农村两个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举行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意义有哪些?(2分)
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出“生死攸关”即可给分)
(5)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1分)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实现国家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
材料二 民国政府建立后,仿照西方国家模式,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0多项,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资本总额近28 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长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长了近2倍。
材料三 1928—1936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时 间
内 容
1928年6月
宣布与各国所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
1929年6月
通令国内工业品按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如有重征可申请退税。
1929年7月
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对近代新兴工业及生产当时需要迫切的产品的工业,按工业种类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专利、免税、减低运费等奖励。
1931年5月
制订实业建设六年计划,建议以兴办急需的基本工业为主。
1937年2月
五届三中全会制订的五年建设计划,强调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制酸、炼油等重工业与基本化学工业。
(1)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2分)《马关条约》签订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张謇。“实业救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2分)
增长。(或:上升)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 (5分)
制定计划,重订新约,收回主权,立法,召开会议。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2分)
政府的推动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2分)
政府政策的支持,自主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