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25 15: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
收心考
(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科考队员测得神农架野人的脚印尺寸如图所示,请你估计该野人的身高为(  )
A.1.65 m B.1.75 m C.2.17 m D.2.95 m
2.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3.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4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4.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5.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7.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将透镜向蜡烛适当移动,仍成清晰的像
B.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透镜适当移动,光屏上还会成清晰的像
C.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眼睛在光屏后面,把光屏撤掉后通过透镜仍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D.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中间,为使光屏上成清晰像,将光屏向右适当移动
8.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ρ铜=8.9×103kg/m3)( )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
9.下列图象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每空1分,共16分)
10.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为  mm
.
11.台风和海啸会产生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建立这种声波接收站就能对台风和海啸进行预警.
1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其设计原理是   .若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13.“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沿同一方向运动,并且“神舟八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对接,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神舟八号”飞船是以—————— 为参照物,其中速度较大的是 (填“神州八号飞船”或“天宫一号”).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
15..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 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的质量为  g,10枚硬币的体积为   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 ----------- kg/m3.
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17.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18.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共32 分)
19. 物理兴趣小组想了解长江水在不同季节的密度变化,于是小文和小李分别对冬季长江水进行了如图的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1)调节天平前,小文将天平放置在 ________ 上,然后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小文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是:
A.?将一部分长江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长江水样品倒入玻璃杯,称出长江水与玻璃杯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长江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长江水样品的密度. 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乙图中长江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 ________ g,倒入量筒中的长江水质量为________g.
(4)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 长江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
(每空2分,除特别标注外,共18分)小明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这时小明一定是把物距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若要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为了能在屏上得到实像,他们调整了物距,并分别用两只凸透镜进行研究,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并回答: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上像的性质. (2)比较(1)、(2)、(3)组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 (3)若要比较不同透镜成像大小关系,应选择的两组数据是2和5,或 ?________ 和 ?________,或 ?________和 ?________.
序号
焦距/cm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10
35
14
倒立、缩小、实像
2
10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3
10
25
16.7
?________
4
15
35
26.3
倒立、缩小、实像
5
15
30
30
倒立、等大、实像
6
15
25
37.5
倒立、放大、实像
?
五.计算题(10 分)
21.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1分)
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1分)
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2分)
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1分)
一只玻璃瓶最多能装质量为0.5kg的水.求:
瓶子的容积;(1分)
(2)这个瓶子最多可装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多少kg?(2分)
(3)这个瓶子中装满某液体时总质量0.7kg,装一半液体时总质量0.5kg,则液体密度是多少kg/m3?(2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
收心考
(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科考队员测得神农架野人的脚印尺寸如图所示,请你估计该野人的身高为( C )
A.1.65 m B.1.75 m C.2.17 m D.2.95 m
2.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3.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4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4.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B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5.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B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7.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将透镜向蜡烛适当移动,仍成清晰的像
B.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透镜适当移动,光屏上还会成清晰的像
C.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眼睛在光屏后面,把光屏撤掉后通过透镜仍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D.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中间,为使光屏上成清晰像,将光屏向右适当移动
8.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ρ铜=8.9×103kg/m3)( B )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
9.下列图象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每空1分,共16分)
10.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为 12.0 mm
.
11.台风和海啸会产生 次声波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建立这种声波接收站就能对台风和海啸进行预警.
1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8 ℃ ,其设计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若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不能 (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13.“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沿同一方向运动,并且“神舟八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对接,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神舟八号”飞船是以 天宫一号 为参照物,其中速度较大的是 神州八号飞船 (填“神州八号飞船”或“天宫一号”).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OG ,反射光线是 OF ,反射角等于 30° .
15..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 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的质量为 64 g,10枚硬币的体积为 8 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 8×103 kg/m3.
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17.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答案】
18.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共32 分)
19. 物理兴趣小组想了解长江水在不同季节的密度变化,于是小文和小李分别对冬季长江水进行了如图的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1)调节天平前,小文将天平放置在 ________ 上,然后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小文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是:
A.?将一部分长江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长江水样品倒入玻璃杯,称出长江水与玻璃杯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长江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长江水样品的密度. 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乙图中长江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 ________ g,倒入量筒中的长江水质量为________g.
(4)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 长江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
【答案】(1)水平台面上;平衡螺母(2)A,B,C,D(3)73.4;45(4)40;1.125×103
(每空2分,除特别标注外,共18分)小明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这时小明一定是把物距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若要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为了能在屏上得到实像,他们调整了物距,并分别用两只凸透镜进行研究,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并回答: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上像的性质. (2)比较(1)、(2)、(3)组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 (3)若要比较不同透镜成像大小关系,应选择的两组数据是2和5,或 ?________ 和 ?________,或 ?________和 ?________.
序号
焦距/cm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10
35
14
倒立、缩小、实像
2
10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3
10
25
16.7
?________
4
15
35
26.3
倒立、缩小、实像
5
15
30
30
倒立、等大、实像
6
15
25
37.5
倒立、放大、实像
?
【答案】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移去光屏,透过透镜看烛焰的虚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1;4;3;6
五.计算题(10 分)
21.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1分)
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1分)
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2分)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1分)
【答案】(1)484 km (2)4 h (3)121 km/h (4)14 h
一只玻璃瓶最多能装质量为0.5kg的水.求:
瓶子的容积;(1分) (2)这个瓶子最多可装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多少kg?(2分) (3)这个瓶子中装满某液体时总质量0.7kg,装一半液体时总质量0.5kg,则液体密度是多少kg/m3?(2分)
【答案】(1)5×10-4m3 (2)0.9kg (3)0.6×103kg/m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