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向量的减法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2向量的减法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26 09:01:42

文档简介

6.2.2向量的减法 教学设计
课题
6.2.2向量的减法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平面向量的减法,由数的减法运算导入,学习平面向量的减法法则以及减法的几何意义这些知识点,将数量与向量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利用数量的减法运算抽象到平面向量的减法运算;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掌握平面向量减法法则,利用向量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直观想象:通过有向线段直观判断平面向量的减法运算;
5.数学运算:能够正确计算和判断向量的减法运算;
6.数据分析:通过经历提出问题—推导过程—得出结论—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重点
相反向量,平面向量的减法及几何意义
难点
平面向量的减法及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旧知导入:
问题一:你还能回想起实数的相反数是怎样定义的吗?
实数a的相反数记作 -a。
问题二:什么是相反向量?
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问题三:两个实数的减法运算可以看成加法运算吗?
学生思考问题,引出本节新课内容。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新课。
讲授新课
新知探究:向量的减法运算定义
问题四:你能根据实数的减法运算定义向量的减法运算吗?
由两个向量和的定义已知
即任意向量与其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我们看到,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新知探究(二):向量减法的作图方法
知识探究(三):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问题六:根据问题五,思考一下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问题七:非零共线向量怎样做减法运算?
问题八:非零共线向量怎样做减法运算?
1.共线同向
2.共线反向
小试牛刀
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向量的差仍是一个向量。 (√ )
(2)向量的减法实质上是向量的加法的逆运算. ( √ )
(3)向量a与向量b的差与向量b与向量a的差互为相反向量。 ( √ )
(4)相反向量是共线向量。 ( √ )
例题讲解
例1、已知向量 ,求作向量 。
作法: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

注意:起点相同,连接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例2、已知平行四边形
例3、如图,O为△ABC的外心,H为垂心.求证:
证明:作直径BD,连接DA,DC,
则有
又因为DA⊥AB,DC⊥BC,AH⊥BC,CH⊥AB,
所以CH//DA,AH//DC.
所以四边形AH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又所以
提升训练
求下列向量的差
(1)(2)(3)
(4)(5)(6)
2、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 与 垂直?
(2)当满足什么条件时,?
(3)与可能是相等向量吗?
不可能.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方向不同.
学生根据环环相扣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平面向量的减法定义和法则。
学生根据例题,巩固向量的减法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利用问题探究得出平面向量的减法定义和法则,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3个题,巩固基础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课堂小结
相反向量
向量的减法定义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教师补充。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板书
§6.2.2 平面向量的减法运算
一、情境导入 2.减法作图 三、课堂小结
二、探索新知 3.减法几何意义 四、作业布置
1.减法定义 例1、2、 3
教学反思
课件19张PPT。人教必修二
第六章6.2.2 向量的减法运算 问题一:你还能回想起实数的相反数是怎样定义的吗?旧知导入 实数a的相反数记作 -a。 问题二:什么是相反向量?规定:设向量 ,我们把与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 的相反向量。记作: 问题三:两个实数的减法运算可以看成加法运算吗?新知探究一:向量的减法运算 问题四:你能根据实数的减法运算定义向量的减法运算吗?由两个向量和的定义已知即任意向量与其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我们看到,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即 问题五:已知向量 ,试作出新知探究二:向量减法的作图方法 作法AODB 由此,我们得到 的作图方法。 问题六:根据问题五,思考一下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新知探究三: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AB 问题七:根据问题六,如果从 的终点到 的终点作向量,那么所得向量是什么?新知探究 AB注意:(1)起点必须相同。(2)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问题八:非零共线向量怎样做减法运算?新知探究 1.共线同向2.共线反向C小试牛刀 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向量的差仍是一个向量. (  )
(2)向量的减法实质上是向量的加法的逆运算. ( )
(3)向量a与向量b的差与向量b与向量a的差互为相反向量. (  )
(4)相反向量是共线向量. (  )√√√√例题讲解(一) 已知向量 ,求作向量 , 。例1OBACD作法: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则作注意:起点相同,连接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例题讲解(二)
例2、已知平行四边形CDAB例题讲解(三)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例3、如图,O为△ABC 的外心,H为垂心.求证:证明:作直径BD,连接DA,DC,则有
又因为DA⊥AB,DC⊥BC,AH⊥BC,CH⊥AB,
所以CH//DA,AH//DC.
所以四边形AH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拓展补充 非零向量a,b的差向量的三角不等式(1)(3)(2)(4)提升训练 1、求下列向量的差提升训练 (2)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 ?(3) 与 可能是相等向量吗?不可能.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方向不同.2、根据右图,回答
下列问题:提升训练 O`课堂小结 课本P22 习题6.2 第4、5、6、7题作业布置 3、平面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2、平面向量的减法运算法则1、相反向量1.减法定义3.减法的几何意义例1、2、3四、作业布置三、课堂小结二、探索新知一、情境导入6.2.2 平面向量的减法运算板书设计 2.减法作图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