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必修二_1.2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19)必修二_1.2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5 15: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通过相关视频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并说明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难点: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人口迁移: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限)和时间(一年以上)尺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成为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例如永久迁移、_____;自发迁移、_____;个人迁移、_____;自愿迁移、_____。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和_____。
3.国际人口迁移:
在新大陆发现以前,人类的迁移活动主要集中在_____,新大陆发现以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_____迁移活动,如_____向_____移民,非洲黑人被欧洲殖民者贩卖到美洲,亚洲的_____、_____、_____等国居民向国外移民等。
教材图表解析:表1-2-1了解全球接纳移民最多的5个国家。
阅读:图1-2-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几个特点:
1.总结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4个特点: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
外籍工人:南欧→西欧、北欧;南亚、东南亚→西亚;拉美→北美
国际难民:巴勒斯坦→周边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周边国家;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
优秀人才: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韩国)
3.二战后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欧洲:净迁出区→净迁入区
拉丁美洲:净迁入区→净迁出区
亚洲、非洲:净迁出区→净迁出区
北美、大洋洲:净迁入区→净迁入区
4.国内人口迁移:
分组探究: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不同的,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小结:
阶段
方向
原因
特点
历史上
北方——南方迁移
黄河流域——长江、珠江流域迁移
山东——东北
山西——西北
频繁的战争
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解放后
支援西部、内地
和边疆
开发国土
与边疆建设
有计划
有组织
改革开放后
山区→平原
农村→城市
中西部→东部
内地→沿海
贫困地区→发达地区大规模“民工流动”
国家改革开放,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间收入差距大
自发迁移
5.城乡间的人口迁移:
在国内人口迁移中,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一种重要的迁移形式。_____向城市迁移和集中是工业革命的产物,20世纪初这种国内人口迁移形式仅局限于_____国家,目前为世界各国尤其是_____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探究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练习案:
1.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某老人去外地旅游
B.某学者出国讲学
C.某家庭乔迁新居
D.南方某学子去北方上学
2.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3.以下的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某人去美国旅游
B.某人去美国讲学
C.某人去美国留学
D.某人侨迁新居
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5.在近现代,人口迁入的国家和地区是( )
A.印度
B.中国
C.东南亚
D.西非
6.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
A.人口主要从北方迁往南方地区
B.人口迁移的规模较小,但频率较高
C.年平均迁移量在1500万以上
D.人口以自发迁移和流动为主
7.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8.读下列“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回答:
(1)A、B、C代表三个不同的_____。
(2)图中发生迁移现象的箭头是_____和_____;虽然有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和_____,原因是_____。
(3)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可以划分为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人口迁移。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_____。
【第二课时】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阅读课文该部分内容,并结合图1-2-7:完成下表: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济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些就业机会_____、经济收入_____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_____区。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口迁移大多是有经济因素造成的;我国历史上的贫困农民“闯关东”“走西口”;我国现代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商等。
政治因素
往往表现为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等
社会文化因素
由于受民族歧视、宗教迫害等,很多人不得不成群结队,集体迁往他地
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其他因素
婚姻、家庭、投亲靠友、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等也能引起人口的迁移
探究案:
改革开放后,“闯关东”的人从黑龙江迁往山东等省区,出现“燕南飞”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练习案:
1.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的不平衡
C.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的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2.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 )
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B.洪涝灾害的发生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恶劣的气候
3.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工作机会多
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
4.20世纪30年代,促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农民大量外迁的原因是( )
A.火山爆发
B.旱灾
C.洪涝灾害
D.森林火灾
5.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的政策影响
B.战争的影响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开发国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