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地理值思技术的应用
)
(
@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炉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示意图,复习相关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功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解决人文地理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操作基于位置服务的相关软件,如租车服务、物流配送、旅游信息查询相关软件,说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验数字化生活方式,提升地理实践力。
3.结合图像,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方式、环境监测等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区位选址,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升地理实践力和
技术应用能力。
4.通过浏览和操作“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地质云”等在线平台,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监察、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了解我国信息产业的建设成就和基本国情,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人文地理问题,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车辆导航调度
组织学生利用手机或计算机演示电子地图导航,
提问:相关领域应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操作相关软件。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操作基于位置服务的相关软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验数字化生活,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旅游信息查询
组织学生利用手机或计算机查询旅游信息。
请学生描述相关软件的基本功能,并说出电子导游应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操作相关软件,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城市規划与评价
请学生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展示图像:城市交通分布图、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等。
介绍学校选址的条件。
提供与学校选址有关的图层(如交通、现有学校分布、土地利用方式、人口密度等)。
组织学生利用地埋信息系统软件为新建学校选址,并对相关实例进行评价。
列举相关实例。
按照教师引导,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为新建学校选址,并对相关实例进行评价,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选址,提高地理实践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国土资源监察
指导学生认识以下在线平台:(1)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地质云”
提问:这两个在线平台应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相关图层,能分析和解决哪些地理问题?
认识在线平台,进行相关操作。
认真思考,结合实践回答问题。
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
指导学生浏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选择“天地图”专题图层,进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图层。
小结:人口空间信息与人口属性信息集成,构建人口统计数据库,可以实现专题数据可视化,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空间特征、空间关联结构等,预测未来人口变化,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医疗卫生、教育。救援等公共服务提供帮助。
浏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相关操作,找到人口密度、年龄结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专题图层。
选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制作我国的人口分布图,利用统计方法预测未来人口变化,
通过浏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了解我国信息产业的建设成就和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案例研究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思考如下问题:运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实现“北斗放牛”“北斗菜”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根据教师引导进行探究。
通过认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提升对我国自主研发技术的信心,增强家国情怀。
总结
总结:解决人文地理问题时,常常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教师列举实例)。地理信息技术在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国土资源监察、车辆导航调度、旅游信息查询、城市规划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思路,回顾所学知识,归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思路,完善知识结构,重现教学过程和思维过程,提出问题。
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一:探索“计算机协助防范犯罪”(资料详见教材P108)
思考:你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协助防范犯罪的?它具有哪些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协助防范犯罪的过程中,主要的步骤是:数据采集(针对指定区域)、数据处理、数据
分析(分析犯罪频率、犯罪模式、犯罪高发区等)、根据分析结果分配警力。
主要运用的功能有:空间分析(犯罪的空间分布)、模式分析(犯罪案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趋
势分析(分析哪些地方可能发生案件)、决策应用(分配警力)等。
活动二:基干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相关手机应用程序的操作
思考:说出相关手机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及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案例。例如,“颐和园手机导览”应用程序具有定位,查询、路径选择、导
航、测距等的基本功能。该应用程序主要应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的
空间分析功能。
活动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学校选址
运用Supermap、ArcGIS、Mapinfo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新建学校选址。选址之前,学生需要获
得三类数据(涉及区域内现有中学分布、人口密度分布、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学生根据区域内现有
中学分布的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条件为三个图层赋予权重(由教师设定好权重),对三类数据的图层进行叠加,进行综合评定,计算三个指标之积,选出最佳区位。
活动四:探究关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内容(资料详见教材P113)
思考:运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实现“北斗放牛”“北斗菜”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北斗放牛”:在牛脖子上安装一个带有北斗定位功能的定位项圈,项圈里面安装了北斗定位模块(导航芯片),北斗模块会定期向电脑服务器发送牛的位置信息。牧民利用手机管理端(接收终端)可以实时看到牛的位置,还可以设置边界信息,当牛越过边界的时候就报蓍,可以利用无人机去把牛撵回来。无人机上有摄像机,通过无线网络把牛的图像传回来。“北斗放牛”过程中运用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检索显示和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功能、遥感的信息获取(无人机获取图像)功能等。
“北斗菜”:运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获得菜地的位置信息,农用机械可以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导航功能按照预定耕地路线作业。此外,还可以结合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将菜地的位置信息与播种,釆摘、运输、上架等信息进行集成,可供用户查询,做到供应链全程可追期,保证了老百姓能够吃上新鲜菜,放心菜。
(
147嵌
)
(
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