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必修二_3.4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19)必修二_3.4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5 15:5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素养。
2.结合案例,归纳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3.结合区域地理背景及相关图文信息,选取某一区域为案例,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进一步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教学重点】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人新课
播放视频歌曲《天路》。
观看视频,思考:通往人间天堂的“天路”指的是什么?
从学生熟悉的歌曲人手,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青藏地区铁路运输及其意义
让学生结合情境材料思考问题。
青藏地区的运输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运输方式适合青藏地区?
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铁路,要面临的主要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青藏铁路对区域发展和国家安全有什么意义?
认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围绕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设计旨在使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的内涵。
运输方式和交
通布局
介绍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让学生归纳这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语: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就是交通布局,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
码头的布局等。交通布局是
否合理,关系到能否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影
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
先独立思考,再参与小组讨论,然后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展示。
这部分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深化。学生在学习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之后,进一步学习交通的区位。这个活动旨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区位观。
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选取一个本地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明确: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是相互影响的。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P78的资料开展学习活动。
按照教师的引导开展学习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怀。
师生共同总结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实例进行总结,并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深入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总结,形成综合思维。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再次明确: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P79“阅读”栏目开展学习活动。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活动,先读图,再分析,最后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使他们感悟“一带一路”建设所蕴含的大国情怀。
案例研究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P80“案例研究”栏目开展学习活动。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活动,先读图,再分析,最后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
列出本节内容的关键点。
回忆本节内容,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探究活动任务设计
活动一:青藏地区铁路运输及意义
材料一:1949年,我国西藏仅有1千米的道路可供汽车通行。一位外国旅行家曾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材料二: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引起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冻土广布。由于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因此曾长期处于交通不便的境地。修建青藏铁路是我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修建
难度极大,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青藏铁路的修建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了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让学生阅读教材和上述两段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所学知识和具体实例,列举青藏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学生要注重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不能拘泥于材料。
(2)比较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特点。
公路:优点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缺点是运量小,耗能髙。
铁路:优点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缺点是短途运费高。
航空: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髙。
(3)哪些运输方式适合青藏地区?
从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来说,公路运输比较适合,从青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铁路
运输更适合青藏地区,其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少,耗能少,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
大,有利于青藏髙原的资源开发及多种产业的发展。
(4)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青藏铁路的建设面临着三大难题: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
(5)青藏铁路的建设对区域发展和国家安全有什么意义?
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重大:使青藏地区运输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交通通达性,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保障了国家安全。
活动二:比较几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读“几种运输方式运费的比较”图,说明横、纵坐标的内容,分析OA、AB、BC三段相对应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原因。
OA段的最佳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的特点,而且短
距离运输费用最低。
AB段的最佳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的特点,适合
中长距离的运输。
BC段的最佳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长距离运输运费最低。
(6)为五种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人或物的移动
要求
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
航空
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
贸易洽谈会
尽快到达
从重庆到武汉
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从密云水库运1吨活
鱼到北京顺义
保鲜
从太原运2
000吨煤
炭到武汉
走近路,较低运费
从连云港运20
000吨
海盐到上海
选择最节省运费的方式
活动三: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
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完成以下活动。
(1)归纳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河流和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科学技术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因素。
(2)运用相关理论,简要分析影响青藏地区铁路建设的因素。
自然因素:青藏地区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壳运动活跃,生态环境脆弱,跨越大江大河,对修建铁路极为不利。
社会经济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建设难题被攻克,合理规划铁路网能促进沿线经
济的发展,青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西藏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也可使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物资可以快速运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活动四:阅读教材P78的资料,完成活动
(1)从图中找出北京到昆明的高铁线路可能会经过的城市,查询北京到昆明的高铁列车时刻表,看
看你找到的这些城市是否都有列车停靠。
答案略。
(2)“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规划的线路经过你的家乡吗?距离你的家乡最近的站点是哪个?如果经过你的家乡,你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略。
(3)“八纵八横”的规划使我国哪些城市发展有更大提升?
北京、上海、广州、合肥、深圳、郑州、长沙、福州、襄阳、赣州、宜宾和九江等位于高铁线路枢
纽的城市发展有更大提升。
活动五:阅读教材P79的资料(关于瓜达尔港),完成活动
(4)学生查阅地图册,找到瓜达尔港的位置,明确中巴经济走廊的起止点。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为中国喀什,终点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5)瓜达尔曾是巴基斯坦西南海岸的一个小渔村,它如何发展成一个备受瞩目的深水港?
瓜达尔港是位于巴基斯坦的一个深水港,靠近印度洋和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优越。巴基斯坦经
济技术水平落后,基础设施差,没有能力进行建设。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提高货物运输的速度,需要开辟陆上运输通道,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并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建,使瓜达尔港得以通航。
活动六:阅读教材P80的“案例研究”,完成活动
(1)铁路的修建与石家庄每个时期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详见教材原文。
(2)铁路的修建对石家庄的影响有哪些?
铁路的修建使石家庄在交通方面的地位增强,通达性提高,加强了石家庄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促
进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从而促进了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还有利于吸引人口,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使石家庄迅速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