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建国以前中国的铁路建设举步维艰,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1860年,在吴淞口的外国商人乘坐火车到上海洽谈生意
B.1885年,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通过铁路把煤矿石运送到胥各庄
C.1915年,西南的护国军在四川铁路沿线与北洋军展开激战
D.1925年,孙中山乘坐国产蒸汽机车来到北京
2.1920年代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广东商人,可能见到的场景有
A.一堆人围着黑白电视机观看节目
B.戏院门口的互联网广告吸引民众驻足观看
C.中山装、列宁装等制服大行其道
D.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3.下列有关“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
B.二者同时被取消
C.“去辫”首先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
D.放足受外国传教会极力宣传的影响
4. 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
①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②提倡男女平等 ③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④性别歧视消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882年,沪上富商张叔和在上海购得地,将其命名为“张园”。张叔和仿照西洋园林风格筑园,并在园内设茶室、戏台,设题诗壁供文人雅士舞文弄墨。不久,张园成为了上海各界集会、演说的场所。这说明张园
A.促进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了西方文化已占据主流地位
C.满足了晚清上海社会生活的需要
D.导致了近代中西合璧的风俗变化
6.近代,西方的一切是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自然也迫使中国 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20世纪初(晚清时期)的天津居民,能感受到的生活 变化是
①改良旗袍成新潮女士日常着装②可乘坐有轨电车系统上下班
③自行车出现在了大街小巷④阅读中国人自已的报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路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
C.修筑铁路不利于中国马车事业和商业往来
D.义和团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8.2018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迅速。自行车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最早是在
A.19世纪中后期 B.20世纪初 C.20世纪50年代 D.改革开放后
9.1894年《天津早报》刊登一则商行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在华外国资本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新变化 D.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10.上海纺织女工杨燕秀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庭的开支情况,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豆腐账”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
B.记录者是普通老百姓
C.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变迁
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11.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出现的《中国日报》的“中国”二字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义,《神州日报》的“神州”是中国的古称。还出现了《民报》《民呼日报》《民主报》等带有“民”字的报刊。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
A.宣传民族民主意识
B.意在推动移风易俗
C.坚决反对外来侵略
D.符合民众文化需求
1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13.“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材料反映了
A.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
B.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
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
14.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了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10月6日,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对经营者处以9万元罚款。这说明网络
A.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B.信任度较高
C.能够决定处罚结果
D.是民间反腐的平台
15.《庄子》中有“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意指“养身”。1908年,京师自来水公司在阐述公司创建初衷时称“利便京师卫生、消防起见,地居首善,事关公益,须维久远”。“卫生”词义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中西文化的融合
B.公共卫生事业的发达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6.下图是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清末自开商埠
A.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B.标志着清政府走向全面开放
C.与被迫开埠的地区相一致
D.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
17.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体操王子”李宁只得到最后一名,被媒体谩骂为“体操亡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中国人体育情结变化原因正确的是
①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②民众心态越来越理性
③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辛亥革命期间,民间有着“剪辫子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剪辫子”的说法,这反映出:
A.风俗变迁与政治变迁是一体两面
B.人民大众对辛亥革命成果的怀疑
C.辫子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问题
D.革命启蒙思想的传播广泛而深入
19.历史文物反映着历史变迁.下列图1到图2的“报时”方式的变化较能反映出
A.生活方式的变化
B.思想观念的变化
C.政治制度的变化
D.殖民地化程度的变化
20.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21.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连衣裙)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下图)。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时期最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采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22.1931年,上海市区仅有共用电话6处,在市公用局的推广下,到1936年,上海华侨界地区公用电话有124部、租界213部。1933年至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到火警警报3389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1962次。这反映出
A.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 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火警报警基本使用公用电话 D.电话通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
23.1912年8月9日《晨报副刊》报道,在北京一次有关中西餐的民意测验显示,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由此可知当时
A.西餐开始传入内地
B.政治革命促进习俗变迁
C.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D.传统饮食结构有所改变
24.在广泛吸收西方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
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的主要方式
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
二、简答题
26.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上海人愚昧、落后
B.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
C.上海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
D.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7.大众传媒的作用有哪些?
28.世界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和整个世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英国这样一个不大的岛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引领者”这一问题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请你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为这个兴趣小组概括出英国所以能成为“现代化潮流引领者”的理由。
2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C 6.D 7.A 8.C 9.D 10.C 11.A 12.C 13.B 14.A 15.A 16.D 17.C 18.A 19.A 20.A 21.C 22.A 23.D 24.B 25.C 26.B
27.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商业广告;学习娱乐。
28.政治上:最早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使封建专制制度转为议会制,推动了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上:最早进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重视科技发展,引领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外交上:进行海外扩张和海外贸易,建立了世界头号殖民大国,促使工业文明向世界各地传播。
29.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从部门结构看: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自身力量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从所处经济地位来看:不占主导地位;
从所处社会环境来看:由于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