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邓小平 教学课件含嵌入式视频(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邓小平 教学课件含嵌入式视频(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5 22: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人民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我认为,要想了解今日之中国,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历史,特别是自1978年邓小平开始领导造就了当下中国的一系列进程之后的历史。
——(美)傅高义
邓小平·印象
我眼中的邓小平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与外交家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钢铁公司
人民之子
……
我眼中的邓小平





史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是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
史料的分类:
资料价值不同: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直接史料)
“我之所以能经受住如此多的打击,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不失望,因为我知道,政治犹如大海的波浪,人在上面,时而上,时而下。”
——1980年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史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是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
史料的分类:
资料价值不同: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直接史料)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史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是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
史料的分类:
资料价值不同: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直接史料)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资料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搜集史料的途径:就地取材(教材、教辅等)、网络资源、生活积累
调查采访、追踪搜寻、工具索引(字典、辞典、年鉴等)
运用原则:孤证不立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1935年复出
1933年
被“左” 倾势力打倒
1967年
文革中被打倒
1973年复出
1976年
因积极纠“左”被打倒
1977年复出
邓小平政治生涯的三起三落
1978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他是怎样面对挫折和逆境的?
江西新建县
将军楼
“我之所以能经受住如此多的打击,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不失望,因为我知道,政治犹如大海的波浪,人在上面,时而上,时而下。”
——1980年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
1969-1973年日常作息
6:30起床
在人监督下读一个小时毛泽东著作
早饭
步行前往工厂上班
空闲时间阅读、思考
晚上10:00读一小时书后睡觉
(1971年,照顾瘫痪的儿子邓朴方)
——根据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整理
这几年(文革期间),他没有意气用事、没有情绪消沉,没有放弃哪怕最后的一线希望。
——邓榕(邓小平女儿)
邓小平·精神
乐观沉稳、一心为民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邓小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全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
邓小平在1978年底总结出国考察的作用时高兴地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去国外看了看。看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多么落后。”1978年12月2日,他告诉那些为他起草启动改革开放政策讲稿的人,“基本的要点是,必须承认自己落后,我们的很多做法都不对头,需要加以改变。”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
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邓小平估计,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落后世界20年;例如,他提到中国当时大约有20万名科技人员,而美国是120万。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基辛格《论中国》
邓小平·精神
乐观沉稳、一心为民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
邓小平采取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新办法来激励国家寻求前进的内在力量。
——美国前国务卿 基辛格《论中国》
举例说明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采取哪些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绝无
仅有”的新办法推动国家前进?
小组讨论
坚持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
一国两制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二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精神
乐观沉稳、一心为民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
邓小平·争议
中央内部有声音说:如果我们不对自由化和资本主义式的改革开放发起坚决斗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毁灭。
——鲍瑞嘉《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政治》
有了你,才有了今天的贪官污吏!有了你,才有了今天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有了你,才有了今天的黄赌毒!
邓的理论就是工人下岗,农民失地,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邓小平纪念馆.中华网.网友留言
问:你如何看待这些评价?
“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
——《邓小平文选》
“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1985年3月28日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
关于改革
关于个人评价
1986年,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采访时,在回答为什么没有看到中国公众场合挂邓小平的照片时说:“我们不提倡这个。个人是集体的一份子。……我这个人,多年来做了不少好事,但也做了一些错事。……如果要写传,应该写自己办的好事,也应该写自己办的不好的事,甚至是错事。”
——李洪峰《战略家邓小平》
“如果我死后,人们能给我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足了。”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邓小平·精神
乐观沉稳、一心为民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
邓小平·印象
邓小平·争议
【到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完成 课后作业】
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罗斯福挽救了现在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富兰克林·罗斯福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