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诺曼底号遇难记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发生在无情的海上,我们将认识一个“伟大的灵魂”——哈尔威船长,学习和他有关的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学习目标
1. 认识“脉、估”等生字,会写“伦、腹”等字,会写“行驶、凌晨”等词语。
2.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说说课文围绕“诺曼底号”轮船讲了一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山脉 估计 解剖 混乱 汹涌 维持 机械 葬身 岗位 主宰 措辞 调遣 穿梭
mài
pōu
hùn
xiōng
zàng
gǎng
zǎi
suō
qiǎn
gū
xiè
wéi
cuò
伦
腹
嘶
剖
混
窟
窿
岗
宰
秩
措
梭
遣
维
伦
剖
腹
窿
维
遣
宰
梭
窟
行驶 凌晨 剖开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穿梭 惊慌失措
____ 刻薄
____ 薄脆
báo
bó
听闻这次事故有很多人不幸遇难(nàn),
奶奶难(nán)过得掉下了眼泪。
薄
难
____ 难过
____ 遇难
nán
nàn
____载重
____记载
zǎi
zài
尽(jǐn)管他已经尽(jìn)力了,但是这项任务依旧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载
尽
____尽力
____尽管
jìn
jǐn
伦(人伦)
论(讨论)
维(维系)
唯(唯独)
措(措施)
错(错误)
面对这个错误的决定,小明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补救。
___ 支配;统治;掌握。
___ 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___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___ 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
D
B
A
A.不可开交 B.势不可挡 C.主宰 D.失魂落魄
C
漆黑—— 伟大—— 违抗——
简短—— 笔直—— 惊慌失措——
明亮
渺小
遵守
冗长
弯曲
镇定自若
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每个人都显得很渺小。
照例—— 混乱—— 违抗—— 大约—— 猝然—— 估计——
照常
杂乱
大概
违背
突然
估测
据技术人员(估计 估测),这辆车需要一周才可以修好。
√
隐约—— 维持—— 酣睡——
模糊
维护
熟睡
1.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驾驶的“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时不幸被“玛丽号”撞上,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中,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最终救出了众人而自己以身殉职的故事。
课文解读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写海难发生。
第二部分(6-9)
第一部分(1-5)
写雾海夜航。
写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事迹。
第三部分(10-42)
赞美英雄船长哈尔威。
第四部分(43-46)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第一段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人物。“夜晚”表明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照例”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常规航线,暗示了事故来得突然。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wéi)的梢尖隐约可辨。
环境恶劣,暗示灾难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部分(1-5)
写雾海夜航。
写海难发生。
第二部分(6-9)
写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事迹。
第三部分(10-42)
赞美英雄船长哈尔威。
第四部分(43-46)
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一个“逼”字,形象地表现出两船距离已近,无法避开,形势十分危急。
作者选用“逼”这个字,好在哪里?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剖”字生动形象地写出“玛丽号”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样,瞬间在“诺曼底号”船身上撞开一个大口子,情况十分危急。
赏析“剖”字有什么好处
找出课文中描写雾的语句。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雾?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雾越来越浓了。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
这是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灾难即将来临的凄惨氛围,衬托人们的心情,为下文写人们遭遇海难做铺垫。
第一部分(1-5)
写雾海夜航。
写海难发生。
第二部分(6-9)
写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事迹。
第三部分(10-42)
赞美英雄船长哈尔威。
第四部分(43-46)
读课文第十一段,看看主要写了什么事物,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呢?
具体描写了灾难发生后人们惊恐万状的混乱场面,与下文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中所表现的沉着冷静和超人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这一高大形象,找出来并分析。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
写作方法:语言描写
第一,“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这是组织工作。
第二,“把救生艇放下去。”指出了逃生的办法和措施。
第三,“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这是安排逃生的顺序,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照顾弱者的文明观念。
第四,“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这是他的决心,也是对船员的要求。“必须”一词体现了哈尔威船长一心想着他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这一系列命令在仓促的情况下完成 得如此有秩序,足见哈尔威船长的智慧与沉着。
课堂插播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深刻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本文中就运用大量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刻画了一个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忠于职守的高大形象。
那么,如何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呢?
一、人物的个性语言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这个特定条件是由人物的年龄、职业、个性、经历、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构成的。 写作时要确定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
语言描写
生活环境
个性
经历
职业
年龄
受教育程度
二、人物的语言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事”而生的,只有在具体事件中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语言特点,描写时要把握好人物说话的动机,使对话成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 。
如 :“快干! ”船长又叫道。
“快干”写出了船长急切的心情。
读课文第16-30段,通过语言描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哈尔威船长?
在船即将沉没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的头脑却异常清醒,他要了解轮船目前的状况,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在非常情况下,哈尔威船长采取了非常措施,既显示了他无上的权威,又体现了他对弱者的照顾。表现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品质。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伟大的灵魂
指的
是什么?
“伟大的灵魂”指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际,忠于职 守、临危不乱、大义凛然、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这是对哈尔威船长的讴歌。
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哈尔威船长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有两种可能,一是危急关头,救人至上,他心中只有救人的信念,忽略了自己;二是他已抱定与轮船共存亡的决心,只要能把其他人全部救出,自己愿与心爱的轮船一同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确,并未忘记自己。
第一部分(1-5)
写雾海夜航。
写海难发生。
第二部分(6-9)
写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事迹。
第三部分(10-42)
赞美英雄船长哈尔威。
第四部分(43-46)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 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在船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从道理上说,哈尔威船长能把那么多人救出去,也一定能救出自己;他把自己留在最后,是因为他已经抱定了与轮船共存亡的决心。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作为船长,除了保证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之外,还应保证船的安全,虽然撞船的责任并不在他,但高度的责任感、自我牺牲的勇气,使他做出了“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决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种牺牲自己,以彻底履行一个船长职责的举动。这正是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的具体体现。
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生命是可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生命,更要关爱弱小者的生命。哈尔威船长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船长的职责,果断地发布着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船上的人员有序撤离,最终使船上除他之外的六十名人员全部获救。这是他尊重生命的最好体现。
文章结构
雾海夜航
海难发生
英雄壮举
时间:1870 年 3 月 17 日
地点: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航线
主要人物:哈尔威船长
发布命令,大声吼喝
了解情况,维持秩序
井然有序,六十人获救
纹丝不动,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
“诺曼底号”遇难记
这篇文章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轮船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船上六十个人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主题归纳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剖(pōu bāo) 混乱(hùn kūn)
岗位(gāng gǎnɡ) 调遣(qiǎn yí )
措施(cuò cuō) 山脉(mò mài)
√
√
√
√
√
√
二、连线
A .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B .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
C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D .支配;统治;掌握。
不可开交
势不可挡
主宰
失魂落魄
“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教材习题
“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先消除惊恐,强调“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再了解情况,确保没有其他险情;然后整顿纪律,优先救出弱势群体;再然后,指示“快干”;最后确保全体人员获救。
体会:我们从中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关心弱者、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并不惜以身殉职的高贵品质。
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答案可参考前文ppt。
拓展空间
★关于舍己为人的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毛泽东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课下认真体会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写一篇小作文。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