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 (压强)知识点+经典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 (压强)知识点+经典例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5 17: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
1、固体的压强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区别压力与重力:水平放置不受外力时.F压=G)
(2)压强
①定义: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意义: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F/S(S→受力面积,如 )
④单位:Pa(1Pa=1N/m2)
(如:估算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和减小压强同时具备的例子:图钉、铡刀、菜刀、钉书机等.
(4)固体的压强
2、液体压强
(1)特点
①各方向都有压强.
②与深度h,密度ρ有关.
③同一深度向各方向压强相等.
(2)计算:p=ρhg
h→深度: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3)液体对底部压力与重力的关系(与固体压力、压强区分)

经典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压强公式p=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压力增大,压强也一定增大
B.受力面积一定时,产生的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C.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2.两个人并肩走过沙滩,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较大
B. 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
C. 踩成深脚印的人对沙滩压强较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3.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4.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受力面积相同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像是(B)
5.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的以下事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B)
①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却长有马蹄面积三倍的脚掌 ②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③用螺栓固定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 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加更大的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如图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B)
7.如图,质量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四个物体甲、乙、丙、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A)
(第3题)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为了保护塑胶跑道,一些学校禁止在跑道上使用带有钉子的运动鞋,这是因为运动员穿上这种钉鞋后,对跑道的压力几乎不变,但跑道的(C)
A. 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减小
B. 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增大
C. 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D. 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
9.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D)
A.原地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岸边跑 D.就地趴下并向岸边爬
10.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的体重与马的体重之比约为3∶2,骆驼的脚掌面积与马蹄的脚掌面积之比约为3∶1,行走时,骆驼对地面的压强p1与马对地面的压强p2之比为(D)
A. 3∶2  B. 3∶1
C. 2∶1  D. 1∶2
【解】 F1∶F2=G1∶G2=3∶2,S1∶S2=3∶1,
p1∶p2=∶=×=×=。
(第10题)
1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将木块缓缓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A)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B.压力变小,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变小
1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第12题)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3.下列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C)
A.书包的背带很宽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刀刃磨得很薄 D.推土机安装履带
14.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C)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
D.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15.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B)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解】 由于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因此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当木块露出桌面后木块重力不变,压力也不变。但木块露出桌面后受力面积变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第1题)
16.如图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在逐渐插入的过程中,橡皮膜(B)
A. 逐渐下凹
B. 逐渐上凸
C. 保持不变
D. 难以判断
17.2010年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D)
A. 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
B. 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
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
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C.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4题)
1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C)
A. p甲>p乙
B. p甲C. p甲=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0.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被压破了。这个实验向人们揭示了液体压强(D)
A.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 跟液体的质量有关
C. 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 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第6题)
21.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A. pa>pb>pc
B. paC. pa=pb=pc
D. pa>pb=pc
1.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用甲、乙两种不同放置方法放在水平地面上,圆台上表面的面积是下表面的3倍,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压强分别为p甲与p乙,则F甲是F乙的__1倍__,p甲是p乙的__3倍__。
,(第6题))
2.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产生压强,其大小约为9×10-6帕。科学家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10米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大约为__0.109__牛。(保留3位小数)
3.某人的体重是600牛,站在一块木板上,木板放在沙地上,设木板重100牛,木板面积为0.5米2,每只鞋底的面积是200厘米2。
(1)人对木板的压强多大?
(2)木板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解】 (1)p===1.5×104帕。
(2)p′===1.4×103帕。
4.烂泥地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00帕,质量为60千克的人,鞋底面积为175厘米2,站在泥地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远大于最大压强。为了使人能站在烂泥地上不致陷下去,在人的脚下垫一块2厘米厚的木板,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时才能使人不会陷下去?(木板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解】 设木板面积至少为S。
V板=Sh,m板=ρ木V板=ρ木Sh,G板=m板g=ρ木Shg,
对烂泥地的压力F=G板+G人=ρ木Shg+m人g,
p===ρ木hg+,
S==
=0.88米2。
5.“骑泥马”是一种海涂趣味运动(如图),小金双手捏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用力蹬海涂,“泥马”就会在海涂上“疾行如飞”。已知小金质量为62千克, “泥马”的质量为10千克。(不考虑运动过程中对“泥马”和人的质量影响)
 (第10题)
(1)小金以他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静止。
(2)小金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一只脚跪在水平“泥马”上,另一脚悬在空中,“泥马”对海涂压力的受力面积是0.4米2,求此时“泥马”对海涂的压强。
【解】 (2)人的重力G人=m人g=62千克×10牛/千克=620牛,泥马的重力G马=m马g=10千克×10牛/千克=100牛,则人和泥马对海涂的压力:F=G总=G人+G马=620牛+100牛=720牛,此时“泥马”对海涂的压强:p===1800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