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学唱歌曲,启发学生把浓浓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坚定祖国必须统一的理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切分节奏强弱规律的变化,能运用轻,圆,润,连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创编与拓展等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编能力。
二.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音乐课堂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从音乐的本体出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个性,鼓励音乐创造,应用多元文化,在师生共同体验下,享受审美的过程。
在《彩云追月》这首歌曲中,以理念出发,分析学情,专研教材,精心巧设各个教学环节,以“情”带声,让学生运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还可以利用吉他,木琴等其他乐器演奏歌曲,通过多元文化应用,加深课堂信息量,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达到了教学目标,使情感和创造得到了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 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1.切分节奏的强弱把握
2.运用轻,圆,润,连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上课 起立
引入部分
师:请同学们聆听一段旋律,感受音乐的意境美。老师展示图片,并用口琴演奏《彩云追月》旋律。
生:聆听
师:听完了这段优美的旋律,同学来说一说音乐的名字叫什么?
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出《彩云追月》
新授部分
师:没错,这段优美的旋律就叫做《彩云追月》,源自清代广东民间粤音曲谱,由我国近代音乐家任光整理重编,是一首以管弦乐编曲的优秀作品,成曲于1935年。接下来,请欣赏由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彩云追月》,说说你都听到了哪些乐器?
生:笛子,二胡....
师:说得很好,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笛子、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在这迷人的月色中,总能勾起心中的种种涟漪。(拿出吉他,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生:聆听老师演唱。
师:请问老师演唱的歌曲《彩云追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生:对故乡的思念
师:很好,歌曲正是由彩云追着月亮走的情景触动了作者的乡愁情怀。把彩云和月亮亲密相随的情景比作台湾和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情感,一句“一海相隔难相见”正是这份情感的真实反映。
师:老师演唱的速度,力度又是怎样的?
生:中速,较弱,温柔地,深情地,优美.....
师:很好,就让我们带着温柔,优美的声音来学唱这首歌曲。注意感受曲中的切分节奏,跟随琴声演唱歌词。
生:完整演唱一遍。
师:纠正问题,切分节奏和一字多音,跟琴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注意声音的轻、圆,连,润。
生:逐个纠正演唱问题。
师:本曲大量运用了切分节奏,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把重音放在了第二拍上,听起来更有律动感,请同学们演唱两句旋律,感受切分节奏的律动感。(展示旋律)
生:演唱切分旋律
师:纠正强弱,示范演唱。
生:正确演唱。
师:切分节奏使音乐旋律感更强、更美,像潮水一波一波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请同学们谈一谈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的高潮部分?“亲人啊”这句旋律应该怎样处理?
生:各抒己见,在演唱亲人这句时要特别深情,温柔。
师:很好,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
4.合作创编
师:同学们的演唱有了很大进步,下面我们可以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来给音乐增加一些伴奏乐器(钟琴),观看老师演奏,讲解演奏方法和识谱方法。
请学生学习模仿老师的演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钟琴伴奏。
学生演奏钟琴为歌曲伴奏,老师演奏吉他,全班配合演唱,一起配合完成歌曲。
5.小结下课
师:同学们配合的很棒,整首歌曲围绕一个“情”字,把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比喻成彩云和月亮,彩云追着月亮走,两两相依、相映成趣。蕴含着两岸同胞期盼早日统一的情思。正是这无处不在的亲情,友情不断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使我们坚信祖国一定会统一,亲人一定会团聚,我们殷切地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