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5 19: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你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朝代吗?
诗中的汴河是指什么?
?大运河请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图画一画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北朝:北 魏东 魏西 魏北 齐宋齐梁陈隋


一南朝:北 周南北朝自主学习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1、隋朝的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581年长 安杨坚2、隋的统一 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589年)时间:意义:根据材料及书本内容回答问题隋的统一建康南京长安西安长江河黄渤海东海海南陈隋隋灭陈路线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7年,隋灭后梁。589年,隋灭陈,
南北重归统一。 学习与
探究隋朝统一的意义是什么?自主探究人口增长垦田面积增加粮食充盈“开皇之治”(隋文帝的年号)阅读书本第二页第二自然段并思考隋朝出现“开皇之治”的原因有哪些?(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思考)想一想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政治经济长安:今陕西西安江都:今江苏扬州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一)开通大运河1、目的材料一: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
但不是主要的目的。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材料二: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大河之流,波澜东注,百川海渎,万里交通。
——《隋书·食货志》加强南北交流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材料三: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605年运


光记法: 五河一条大运河两千多千米 四段 三点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路线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三点:涿郡、洛阳、余杭( )( )今( )( )今( )四段:分为四 段( ) 渠( )渠 ( )( )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洛阳涿郡 北京余杭 杭州永济通济邗沟江南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洛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
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运河修建想象图通览全图:感受工程浩大、地形复杂、劳役众多的场面聚焦局部:体会古人利用技术、天然河道的巧妙之处,组织管理的智慧。
“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 博哉!”——唐皮日休
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大运河开通能发挥哪些作用?开凿大运河的历史意义第一、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南北混一“ 第二、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带到了南方,也把北方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
第三、几大水系的串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和与交流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
第四、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贞观盛世,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4、作用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议一议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汴水》对比两则材料,你会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积极影响(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影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激化社会矛盾(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究其源头,英国的考试制度,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顾名思义:什么是科举制?科:举: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拨官吏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制度(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文帝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3、科举制的影响选官标准隋魏晋科举制影响官员选拔权皇帝上层权贵①加强皇权门第考试制度②扩大官吏选拔范围③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材料一 学习与探究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
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
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的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三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特别是唐诗的繁荣。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四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
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成为世界上选拔人才的典范。学习与探究1、快速浏览第四页最后一段的内容,说出隋朝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原因有哪些?说一说618年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阅读第四页一二段的内容,请复述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乘龙舟巡游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营建洛阳乘龙舟出游.发动对高丽
的战争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营建东都洛阳隋朝的龙舟高45尺≈13.275米
阔(宽)50尺≈14.75米
长200尺≈59米
隋尺比例: 1尺≈0.295米
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绮丽。
——杜宝《大业杂记》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励精图治,经济繁荣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繁荣一时,二世而亡创立科举制度 小结繁盛短暂隋朝统治的特点1.建立:581年 建立隋朝,定都____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 :______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 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巩固:
(1)措施。
①经济上:编订__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上:加强 ,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 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
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隋朝的统一户籍杨坚长安589长期分裂中央集权社会经济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605年起, 在位时期开通。
3.概况:
(1)三点:北抵______,南至______,中心是______
(2)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炀帝南北交通涿郡余杭洛阳南北地区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立:
(1)______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____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 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隋文帝进士科选官教育选拔官吏隋朝的灭亡1.背景: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
(1)各地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618隋朝的灭亡1.背景: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
(1)各地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618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学习与
探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看? 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 积极影响: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在短时间内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画一画隋朝大运河涿郡(今北京) 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