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教案教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 教案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5 23: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释、冀”等10个生字。?
读出文言文的韵律感,背诵寓言。?
3.了解寓言特点,感悟寓言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背诵。?
2.了解寓言的特点,感悟寓言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出文言文的韵律感,背诵寓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幽默谈话,拉近距离?
1.初次见面,我不喜欢自我介绍,我想听你们来介绍我:我是谁??(PPT出示?学校、姓名)?
预设1:丁老师??
谢谢你对我的尊重,不过我希望你大声说出我的全名。?(如不会)俗话说:秀才认字认半边。你猜猜看??
评价:孺子可教也。老师一提醒就答对了.......一半。(出示“懿”拼音)?我姓丁,(生答)名天懿。??
2.?我上小学的时候,其他同学害怕被老师点名,我就厉害了,不少老师怕点我名。为什么呀?不过我们班的学生不怕,因为在我的课堂上,只要说出道理,即使答错也能得到表扬。想不想试一试???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认识寓言?
1.有没有觉得这两则故事十分熟悉??CAI:?
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它们属于同一种文学题材——寓言。?
板书:寓言?
2.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吗?(比课文短)??
古时候读书人专用的语言,叫文言文,它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完整的意思。寓言呢,初读感觉很可笑,可是读完了,又深受启发。用文言文写的寓言就更厉害了,它能用最少的字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板书:言简意深??
多样朗读,熟读成诵
要不,咱们亲自感受一下??
2.首先读准字音?
耕?者????触??株???折?颈????
因?释?其?耒???冀?复?得?兔??
评价:作为00后,你们这样读完全没问题。不过2300年前的少年们会怎么读呢?加点字要读得快而重。(师范读)你们再试试看。(生练读,师指导,齐读)??宋.?人??耕?者???触.?株??折颈.???因释.其耒.??冀复..得兔.?
3.观察一下它们的音调,为什么是这些字读得短促呢?(三声、四声)?
在老祖宗那个年代呀,他们是仄声,一二声为平声。大部分仄声字要读得快一些。?
用这种方式,把寓言自己多读几遍。?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古人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稍显不同,想要模仿的像啊有一定难度。这样吧,我找五个同学,一人一句。?
你们喜欢谁的诵读?你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
这则寓言还有第二种读法,在斜线处稍作停顿,你们再试试。?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评价:妙极妙极/可谓是朗朗书声啊。??
4.蓝色的关联词啊,没有完整含义,古时又称为虚词。古人在读这些字的会把音拖....长....你们再试试???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评价:读得这叫一个好啊好啊/善哉善哉。?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想到了一个人——说书先生。他呀,醒木一拍,张口就来。?
5.?这则寓言,还有(生猜)第四种读法,也是最有意思的读法。?PPT出示:用方言读寓言。?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我们的祖国太大了,可古时人们没有统一普通话,这就导致了每个地区说话腔调都不同。那时的人们也很可怜,除非得到官府的批准,否则不能离开自己的家乡。可苦了当时的君主,如果大臣和自己是老乡还好,沟通畅快。如果大臣来自广东福建,那皇帝可是要下狠功夫研究他们的奏折啦。直到雍正规定:必须学好普通话才可以进行参加科举考试,说得好的还可以升官发财。这个问题才得到了根治。?
???现在这种情况在城市里却倒了个儿,普通话说的很溜,方言渐渐消失。不得不说这是中华文化的遗憾,快用你熟悉的方言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评一评吧。?
评价:楚地学子,幸会幸会/西域学子,幸会幸会....?
有这样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我们的乡音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渐渐消失了。不得不说这是我们文化的损失。我建议,公共场合用普通话交流,让方言在最亲密的伙伴间传播。要记住,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很远,但是方言,可以让你记得从哪里出发!?
这次的诵读,用普通话,家乡话,都行。??
三.且读且思,感知寓意?
1.刚才同学们笑得很开心,2300多年前,宋国人也笑得很开心,他们为何发笑??
CAI:PPT?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预设1:农夫蠢?
这是个贬义词,你可得好好解释一下。(农夫等了一天又一天,兔子没来他还在等。)?
现在把自己想成农夫,头两天“我”满怀信心地等着“兔走触株”。第三天第四天呢?(有一点怀疑)等待的时日越来越长,可是兔子始终没有来,我感到?(越来越焦虑)你会继续等下去吗??
那他为什么始终在等待??如不会,同桌讨论。?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根本原因是由于他太懒,怕累。?如果所有人和农夫一样,宋国最后的结局是?(灭亡)?
2.《韩非子.五蠹》中的“蠹”指的是蛀虫,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人和事。?韩非子想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生答,师小结:不要贪懒怕累,做事不要太死板。?
小结:这是寓言的第二个特点,把意味深长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中。?????????????????????????????????板书:寄托道理?PPT:?
蠹:蛀虫??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人和事。?
3.既然是故事,不能只有结果,没有原因和过程。请大家结合注释思考,哪些是原因,哪些是过程??
预设1:起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生答说理由,师:因为田中有树桩所以他不种地了吗?再想想。?
预设2: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生答说理由,农夫之所以不耕种是因为?(兔子跑得太快撞到了...树桩,把脖子撞断了...
。)?听你这样一说我们就明白了,把掌声送给他。??
PPT:?
起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农夫是怎么做的???
预设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生读说理由,师:这里的“因”字作何解?于是这个农夫?(于是..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想得到兔子。)?
师:看看后半句的注释,你还能说的更好。(希望..得到兔子。)?CAI?“复”四种的解释:
重复??2.转过去或转回来??3.恢复???4.再,又。??
预设4:没有说出“复”的意思?
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什么是冀复得兔。?点评:这就是在进步,请坐。??
PPT:?
起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过程: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农夫等啊等啊,直到最后?(兔子没有再来,他沦为了宋国的笑话。)?
PPT:?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结:短短39个字,就将故事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是文言文的魅力,是寓言的魅力!(老师起头,守株待兔)??
三.连环漫画,熟读成诵?
1.现在它摇身一变,成了连环画。你还会用文言讲故事吗??
师评价:你们越来越有古人的风范了。读后呈现PPT?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小结:用文言交流,就像打一套组合拳,长长短短、高高低低、快快慢慢,如游龙行走其间,连绵不绝。?
关于寓言的奥秘呀,你们已经参透了90%,剩下10%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CAI:“守株待兔”:真VS假?
认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存在的请竖起你的大拇指,觉得它是虚构的请竖起你的小拇指!?
在我们30X班,真理掌握在多/少数人手中。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板书:故事虚构?小结:不止它是虚构的,所有的寓言都是虚构的。??
从古时到今天,从东方到西方,寓言深受人们的欢迎。早在23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一书中就收录了非常多的寓言故事。我们熟悉的:?CAI:《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1000年后,西方的伊索也写了一本著名的故事集:《伊索寓言》。?
最后的最后,老师想说,愿你们能喜欢“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并且用这节课学习的诵读方法,打开更多更古老的寓言之门。下课。??
板书:????????????
守株待兔????????寓言????
起因????????言简义丰??
经过????????寄托道理??
结果????????故事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