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双测过关(十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A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 DNA病毒,能在人体肝脏细胞内以DNA为模板合成RNA,这一过程中的模板、能量、原料分别是( )
①RNA ②ATP ③氨基酸 ④转运 RNA ⑤脱氧核苷酸 ⑥DNA ⑦核糖核苷酸
A.⑥②⑤ B.④②⑤
C.①②⑥ D.⑥②⑦
解析:选D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中,所需模板是DNA的一条链,能量由ATP提供,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解析:选B 少数RNA是酶,具有催化作用;真核细胞内的mRNA和t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tRNA具有特异性,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3.如图是DNA转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图中核苷酸的种类有( )
A.4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选C 由于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所以在—AATCAATAG—片段中,共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RNA分子的五碳糖为核糖,所以在—UUA—片段和游离的核苷酸中,共有3种核糖核苷酸。因此,图示中共有4+3=7(种)核苷酸。
4.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都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能发生
D.都需要模板、原料、特定的酶和能量
解析:选B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转录和翻译也可发生在不分裂的体细胞中,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能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C正确;在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需要模板、原料、特定的酶和能量,D正确。
5.合成一条含1 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 )
A.1 000个,3 000个和3 000对
B.1 000个,3 000个和6 000对
C.300个,300个和3 000对
D.1 000个,3 000个和1 000对
解析:选A DNA分子控制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数目∶t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1∶1∶3∶3,本题中即为1 000∶1 000∶3 000∶3 000。
6.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途径如图所示。对它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
B.图中③④过程均有碱基互补配对,且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图中①⑤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②过程是RNA聚合酶
D.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存在图中①②③过程
解析:选A 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DNA复制过程、②转录过程和③翻译过程,A正确。图中③过程是翻译,碱基配对方式是A—U,U—A,G—C,C—G,④过程是RNA复制,碱基配对方式也是A—U,U—A,G—C,C—G,B错误。图中①过程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⑤过程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②过程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由于①DNA复制过程只能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才发生,而人体心肌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增殖,D错误。
7.(2019·青岛月考)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1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作反密码子
B.物质2的合成只能在结构1上完成
C.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
D.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
解析:选B 物质1是mRNA,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密码子,A错误;结构1是核糖体,物质2多肽的合成只能在结构1上完成,B正确;多个结构1完成多条相同的物质2的合成,C错误;AUG是起始密码子,结构1读取到该密码子时,物质2合成开始,D错误。
8.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a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
B.过程b需要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等为原料
C.②③分别表示mRNA和核糖体
D.⑤的种类改变其携带的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解析:选D a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需要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A正确;过程b表示转录,合成mRNA,需要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等为原料,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②表示mRNA,③表示核糖体,C正确;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⑤(tRNA)的种类改变,携带的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D错误。
9.(2019·徐州期末)如图1表示生物界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图2表示发生在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被命名为________。图2所示的过程对应图1中的________(用图1中的数字序号表示)。
(2)图2中酶Ⅰ和酶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
a.蛋白酶 b.DNA聚合酶 c.RNA聚合酶 d.脂肪酶
(3)已知由图2中DNA分子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5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分子片段连续复制3次,则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4)图2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被命名为中心法则。图2所示的过程对应图1中的①DNA复制,③转录,⑤翻译。(2)据图2分析可知,图中酶Ⅰ表示转录形成以mRNA需要的RNA聚合酶,酶Ⅱ表示DNA复制需要的DNA聚合酶。(3)已知由图中DNA分子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5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则DNA模板链中和整个DNA分子中A和T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则C占30%,即为300个。 若该DNA分子片断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1)×300=2 100(个)。(4)由图2可以看出,a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较长,因此图2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从b到a;图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少量mRNA可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了蛋白质合成速率。
答案:(1)中心法则 ①③⑤ (2)c b (3)2 100
(4)从b到a 少量mRNA可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了蛋白质合成速率
10.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转运工具为________。
(2)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
(3)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_的一部分,它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________表示。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m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________。(填选项)
A.166和55 B.166和21
C.333和111 D.333和21
解析:(1)图1中④是mRNA,是翻译的模板。翻译在[⑥]核糖体上进行,原料是游离的氨基酸,需要的转运工具为tRNA。(2)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为UAA。(3)图2方框中含有碱基U,因此其所示结构是RNA的一部分;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1、2、7表示。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4)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①DNA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m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为1 000÷3≈333(个)。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21种。
答案:(1)翻译 [⑥]核糖体 游离的氨基酸 tRNA (2)UAA (3)RNA 细胞核 核糖核苷酸 1、2、7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半保留复制 (4)D
B级——选考水平高分练
1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起始密码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
C.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不同的tRNA转运
D.多个核糖体结合到一条mRNA上形成多种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解析:选A 能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A正确;DNA上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B错误;少数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如甲硫氨酸,C错误;多个核糖体结合到一条mRNA上形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D错误。
12.(2019·德州期末)如图表示某种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中②过程离不开宿主细胞内染色体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和②过程所需原料不同
B.①过程与模板链配对的碱基有A、U、G、C
C.④过程需要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D.若该病毒的宿主细胞不增殖,则②过程将不能进行
解析:选D ①过程和②过程所需原料相同,都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①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与模板链配对的碱基有A、T、G、C,B错误;④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每个核糖体都会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C错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DNA的分子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并随着宿主细胞DNA的复制而复制,若该病毒的宿主细胞不增殖,则②过程将不能进行,D正确。
13.图1、图2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结构或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完全相同
B.图1中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正在合成4条肽链
C.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D.图2表示酵母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
解析:选B 图1表示翻译过程,图2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两图所示的过程不完全相同,A错误;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从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B正确;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C错误;图2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D错误。
14.(多选)图甲是果蝇体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过程①需要DNA聚合酶,过程⑦需要RNA聚合酶
B.图甲中②③④⑤完全合成后,它们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
C.图乙中c是反密码子,能与图甲中的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D.图乙中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处通过氢键连接形成双链区
解析:选BC 图甲中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过程⑦需要蛋白质合成酶,A错误;图甲中②③④⑤完全合成后,它们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因为合成它们的模板是同一条mRNA,B正确;图乙中c是反密码子,与图甲中的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C正确;图乙中a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b处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形成双链区,D错误。
15.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可进行图中的________过程。
(2)图乙表示___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2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
(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__链为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图甲中的DNA复制过程,且神经细胞为真核细胞,其中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同时进行,而是先转录后翻译,对应于图丙过程。(2)图乙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发生,表示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2次共得到4个DNA分子(即8条单链),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32P的单链有2条,含31P的单链有6条,因此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1∶3。(4)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知,基因N转录时以a链为模版。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对应密码子由GUC变为UUC。(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答案:(1)丙 (2)原核 边转录边翻译 (3)1∶3
(4)a 由GUC变为UUC (5)不完全相同 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PAGE
1
课时双测过关(十三)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A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即可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全部控制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D.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解析:选B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A正确;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即可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B错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D正确。
2.(2019·攀枝花期末)研究表明:长翅果蝇幼虫在25 ℃的环境中培养,最终都表现为长翅。而将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 ℃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25 ℃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此实验说明( )
A.此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低温诱导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
C.生物的性状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环境会影响生物的表型
解析:选D 根据题意,残翅果蝇出现的原因是环境导致的,且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此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3.(2019·衡水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
D.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
解析:选D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器官,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及成肌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升高,D错误。
4.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性状表现一定相同
B.生物的某些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
C.基因可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D.相同环境下,表型相同的个体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解析:选B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因为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A错误;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生物的某些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B正确;基因可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错误;相同环境下,表型相同的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D错误。
5.近来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项研究表明肥胖与基因有关,与环境无关
B.HMGIC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小鼠的胖和瘦是一对相对性状
D.体重正常的小鼠HMGIC基因一定正常
解析:选C 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环境影响,因此不能说明性状与环境无关,A错误;该题干没有说明HMGIC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B错误;小鼠的胖和瘦是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HMGIC基因缺陷的小鼠不易肥胖,而HMGIC基因正常的小鼠更易肥胖,D错误。
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
解析:选C 细胞分化是指同一细胞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A正确;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的功能会出现差异,细胞器的种类、数目会发生改变,B正确;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C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数量的改变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D正确。
7.(2019·泰安月考)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含氮碱基为原料合成mRNA
B.真核生物在mRNA合成的同时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C.人的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解析:选C ①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A错误;真核生物mRNA合成的主要场所是在细胞核内,mRNA需穿过核孔来到细胞质中才能与核糖体结合,B错误;人的镰状细胞贫血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序列改变,最终使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属于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C正确;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前后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因此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8.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通过对基因进行荧光标记及荧光显示,可知道R、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解析:选C 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通过对基因进行荧光标记及荧光显示,可知道R、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该事实说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
9.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________,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婴儿的____________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其智力低下,且患者尿味异样。
(2)若在其他条件均正常的情况下,直接缺少酶③会使人患________症。
(3)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若控制酶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会引起多个性状改变;尿黑酸症(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使人尿液中含有尿黑酸)与图中几个基因都有代谢联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需要酶①的催化,患者体细胞中缺少酶①,会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会损害婴儿的神经系统,使婴儿的智力低下。(2)由题图可知,酶③可将尿黑酸催化生成乙酰乙酸,若在其他条件均正常的情况下,直接缺少酶③会使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部分尿黑酸随尿液排出,使人患尿黑酸症。(3)图中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4)控制酶①的基因变化可改变多种性状,尿黑酸症这种性状与多个基因有关,这说明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种性状也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答案:(1)酶① 神经系统 (2)尿黑酸 (3)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4)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种性状也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10.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指导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合成的mRNA通过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①过程与DNA的复制不同,这一过程的特点是以DNA的________链为模板,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且以________替代T与A配对。
(4)②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的“搬运工”和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6)由题图分析可知,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以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控制生物的性状。(2)真核细胞中,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①是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该过程中以碱基U代替T与A互补配对。(4)②是翻译过程,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6)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而根本原因则是DNA的多样性。
答案:(1)蛋白质 转录 (2)核孔 核糖体 (3)一条 核糖核苷酸 U (4)翻译 tRNA 核糖体 (5)间接 (6)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B级——选考水平高分练
11.(2019·南昌十中月考)如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与白细胞的基因型不同,因此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也不相同
B.图示所有的细胞中,干细胞不仅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而且分裂周期也较短
C.血小板和红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DNA→RNA→蛋白质
D.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去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选B 白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二者基因型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者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图示所有的细胞中,干细胞不仅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而且分裂周期也较短,B正确;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内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DNA的复制,C错误;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去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12.(2019·深圳期末)水稻分蘖(茎基部发生分枝)受多个基因控制,水稻MADS基因家族能控制侧芽分化和分蘖过程。重力因素通过影响HSFA2D基因进而影响LAZY1基因的表达,最终调控分蘖的方向。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分蘖过程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调控
B.每个基因可以独立控制生物的某个性状
C.MADS基因可以控制水稻分蘖等多个性状
D.LAZY1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和其他基因影响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水稻分蘖(茎基部发生分枝)受多个基因控制”可知,水稻分蘖过程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调控,A正确;基因不都能独立控制生物的性状,且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水稻MADS基因家族能控制侧芽分化和分蘖过程”可知,MADS基因可以控制水稻分蘖等多个性状,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重力因素通过影响HSFA2D基因进而影响LAZY1基因的表达,最终调控分蘖的方向”可知,LAZY1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和其他基因影响,D正确。
13.(多选)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只进行①②过程而不进行③④过程
B.X1与X2的区别主要是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③④过程不能完成
D.题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选BD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能进行①②③④过程,A错误;X1与X2的区别主要是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B正确;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而不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C错误;题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14.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1不正常而缺乏酶1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C.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选D 由图可知,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A正确;基因1不正常,不能合成酶1,而使苯丙氨酸大量转化为苯丙酮酸,导致苯丙酮尿症,B正确;缺乏酶2不能合成黑色素,将导致人患白化病,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15.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遗传学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长翅果蝇幼虫,得到不同的结果,如表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结果
长翅果蝇幼虫A 25 ℃条件培养6~24 h 长翅果蝇
长翅果蝇幼虫B 35~37 ℃处理6~24 h 培养 残翅果蝇
(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并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B的残翅性状能否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将果蝇B的残翅性状称为表型模拟,若现有一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是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
①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分析:a.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如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翅的发育需要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2)这个实验说明表现型=基因型+环境。(3)残翅的形成是由于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4)可让该个体与异性残翅果蝇(vv)交配,并让其后代在常温下发育,若后代均为残翅,说明该果蝇为纯合子(vv),若后代有长翅出现,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
答案:(1)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条件的影响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3)不能遗传 这种残翅性状是单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基因型)并没有发生改变 (4)①a.让这只残翅果蝇与多只在常温条件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基因型为vv)交配;b.使其后代在常温条件下发育 ②a.则该果蝇为纯合子(vv),它不是表型模拟 B.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
PAGE
1
(共58张PPT)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NA RNA
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分布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通常为单链结构
mRNA tRNA rRNA
分布部位 常与核糖体结合 细胞质中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
结构
功能 翻译时作模板 翻译时作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联系 ①组成相同:4种核糖核苷酸;
②来源相同:都由转录产生;
③功能协同:都与翻译有关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是细胞核 主要是细胞核 细胞质
模板 亲代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1种氨基酸
产物 两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肽链(蛋白质)
碱基配对 A—T、T—A、
C—G、G—C A—U、T—A、
C—G、G—C A—U、U—A、
C—G、G—C
复制 转录 翻译
特点 ①半保留复制
②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条mRNA上
可相继结合多
个核糖体,同时
合成多条肽链
信息传递 DNA→DNA DNA→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项目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概念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tRNA上与密码子互补的3个碱基
作用 控制生物的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
种类 多样性 64种 61种
图解
氨基酸 密码子
苯丙氨酸(Phe) UUU、UUC
脯氨酸(Pro) CCU、CCC、CCA、CCG
赖氨酸(Lys) AAA、AAG
(共33张PPT)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检测的3种细胞 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卵清蛋白mRNA 珠蛋白mRNA 胰岛素mRNA
输卵管细胞 +++ + - -
红细胞 +++ - + -
胰岛细胞 +++ - - +
学案1预习新教材一自学区
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白化病
b.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
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
③囊性纤维病
体的性状
冰块
刖
后
新深程2全胜新学考一互动区
基因①
基因②基因③
酶1
酶2
酶3涉一红色
苯丙酮氨酸
辅酶
查耳酮
花青素
、蓝色
间接控制
酶
细胞代谢
基因
性状
结构蛋白→细胞结构
直接控制
控制蛋白质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遗复制
复制
转录
传信息的传递
DNA
mrna
翻译蛋白质
逆转录
tRNA
翻译者
(性状)
转录(rRNA
核糖体(场所)
脱氧核苷酸序列—→核糖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
黑色素
基10.BM②酯氨酸酶一
酪氨酸
基因2{
4
rnAz
血红蛋白
正常红细胞
⑤
镰状红细胞
基因①基因②基因
基因④
酶①酶②酶③
酶④
乙酰鸟氮酸≯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酰琥珀酸≯精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