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章节试题(第4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对研究生物的分类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生物的分类,一般要从生物的形态、生理及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B.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C.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找其相同点
D.对生物的分类应凭经验进行,不必进行细致的比较
2.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叶的形态 B.茎的结构
C.根的类型 D.花和果实的形态结构
3.下列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是 ( )
A.萝卜 B.蝗虫 C.鲫鱼 D.河虾
4.无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是 ( )
A.爬行类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昆虫
5、如果你想了解桃花的结构特点,应从以下哪本书中查找比较方便( )
A、生物学 B、无脊椎动物 C、 动物学 D、植物学
6.工业社会以来,不是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提高的原因是 ( )
A.人类过渡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B.滥捕滥杀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环境污染
7、白菜和萝卜属于同一科,说明二者之间( )
A、结构特点一样 B、结构特点不一样
C、二者之间有亲缘关系 D、二者之间有很多特征
8、下列在生物分类地位上最近的一生物组是( )
A、大豆和真菌 B、玉米和小麦
C、真菌和藻类 D、人和老虎
9、从门到种的六个分类等级中( )
A、越小的等级中,动物的数量越少
B、越大的等级中,动物的种类越少
C、越小的等级中,动物的数量越多
D、越大的等级中,动物的种类越多
10、越小的等级分类单位中的生物( )
A、其形态、结构和生活特征的相似性就越小
B、其形态、结构和生活特征的相似性就越多
C、其生活的范围就越狭窄
D、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就越大
11、生物种类的灭绝对人类最大的影响是( )
A、经济上遭受严重打击 B、缺少了科学研究的资料
C 生态平衡受到影响 D、生物资料的潜在价值永久消失
12、下列哪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植树造林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建立自然保护区
13、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不包括下列的( )
A、物种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B、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C、“环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馆
D、自然保护区的唯一有效手段
1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A、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利用人工养育的栖息地保护野生的生物品种
C、利用野生亲缘品种与人工养育品种进行杂交
D、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15、在自然保护区内,应禁止( )
A 非科研人员的进入
B、普通游客以旅游的形式参观游玩
C、宣传保护性措施
D、大规模的捕杀野生动物和砍伐树木
二、非选择
16.了解以下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它们的经济价值、生物学价值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大熊猫 东北虎 猪 小麦 海带 扬子鳄 银杉 鲤鱼
(1)根据生活环境划分,和大熊猫、银杉同为陆生的生物有 三种。
(2)与猪和小麦经济价值相同的生物是 。
(3)从生物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和大熊猫能划分为一类的有 。
(4)从获取营养的方式看上述生物可分为 类,分别包括的生物有 和 。
(5)从生物的进化和亲缘关系考虑,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和 两种动物。
17.在生物分类上,一般把植物分为 、 、 和 。
18.种子植物包括 和 ,被子植物又可分为 和 。
19.动物可分为 和 ,无脊椎动物又包括 、 、 、 、 、 和 。
20.脊椎动物包括 、 、 、 和 。
21.生物分类等级主要有七个,从大到小依次为 、 、 、 、 、 、
22.保护物种多样性,特别是对濒危生物的保护,首先必须 ,加强 ,其次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 。
23.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用横线标明错处并改正)
(1)对生物进行分类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生物必须要从生物的形态、生理及习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
(2)在对生物分类过程中,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 )
(3)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最常用的方法是以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为依据进行分类。( )
(4)把动物分为水产、家禽、家畜、农业益虫、农业害虫等,是以动物的经济价值来划分的。( )
(5)对生物进行分类,无论以生物的什么特点为依据,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生物全部分开,只能是大概区分。( )
(6)在生物分类过程中,关键要找出不同生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根据其中的某一性状进行分类。( )
(7)界是生物分类中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8)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 )
(9)在植物中,种子植物最高等,自然界分布最广。( )
(10)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体内是否有脊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