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1-17 16:03:00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怀化市第一中学
黄冬芳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4章第2节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地位与作用:本节是对第三章基因本质进一步,同时为第五章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已了解DNA结构、复制及基因的定义;
2.已掌握蛋白质结构功能特性及合成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中心法则;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充分运应证据和归纳法,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树立发展的科学观,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中心法则
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难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材教法:学法:
①问题学习法:
②分析、归纳学习法
③自主合作学习法(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2)层层设问,学生分析资料,得出“中心法则”
(3)联系生活,分组讨论案例,比较、归纳推出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流程疑问导入资料分析导入: 探索奥秘质疑:白化病和DNA分子中的基因有什么关联?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回顾:DNA的复制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一、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质疑:生物界是否还有其它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
呢?阅读教材:资料分析 中心法则补充学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资料分析 中心法则补充问题1:RNA能否复制?用图解
表示
问题2:能否以RNA为模板合成
DNA?用图解表示
问题3:疯牛脑细胞内大量异常
蛋白质形成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一、中心法则及发展转录DNARNA翻译蛋白质逆转录中心法则实质:蕴涵着______和________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______和相互作用。核酸蛋白质联系(学生评价、补充)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

⑵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
教学思路: 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由浅入深 的认知规律,把这一难点分解为两部分,降低学习难度。两部分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③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②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控制 基因性状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普通鼠转基因“超极鼠”含正常血红蛋红细胞含异常血红蛋红细胞(2)蛋白质 性状控制②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⑵部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①基 础:基因 蛋白质 性状
②方 法:学生阅读,分组讨论:
基因 性状?
③提 纲:
控制控制 性 状(正常红细胞)(镰刀型红细胞)途径? 学习提示:
实例1:填充“白化与正常”形成的途径白化症儿童正常儿童 镰刀型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异常血红蛋白基因正常血红蛋白基因实例2:填充“镰刀型和正常型红细胞”形成的途径镰刀型红细胞正常红细胞 异 常 基 因白 化 症正常基因正 常异常血红蛋白基因正常血红
蛋白基因基因 酶 代谢 性状控
制控
制控
制(直接控制)比较和归纳: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镰刀型红 细胞正常红细胞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有酪氨酸酶能合成黑色素异常血红蛋白正常血红
蛋白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控制性状 基 因 血红蛋白分子 圆饼状实例: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是扁平的叶片,而浸在水中的叶片深裂成丝状.这两种叶片的不同形态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结论:性状 = 基因
+ 环境条件进一步延伸: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学 生 总 结DNA转录逆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基因环境影响性
状控制控制酶的合成细胞代谢蛋白结构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C当堂练习2、人的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控制某一种酶的基
因异常引起的。缺少这种酶,体内的苯丙氨
酸只能不正常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
内积累过多。
请用图解写出苯丙酮尿症形成的原因。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把生物现象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快捷的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生物教育、教学质量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