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后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5 22: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3.“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下图中?处是什么时期(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太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5.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它反映的兴盛景象是(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6.藩镇刻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类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7.诗歌能反映历史现象。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
8.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A.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C.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9.《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郭沫若称: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肯定武则天的史学家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她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10.下列选项中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的是(  )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C.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D.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二、判断题
11.杜甫诗“忆昔日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咉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局面。(  )
1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与科举制有关。 ( )

三、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毛泽东说:“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仅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材料二:武则天重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从临朝称帝开始,武则天先后重用酷吏27人,以严刑峻法排除异己。
材料三: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却没有为自己立碑(下图为武则天的“无字碑”)。其说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毛泽东对武则天评价很高的原因是什么?
(2)对于武则天的“无字碑”,材料三列举了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有道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4.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各级党委政府唯有拿出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真心实意招才引智,切实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光明日报(2018年06月03日)《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
(1)列举出唐太宗和唐玄宗时出现的两个盛世。
(2)根据材料和唐太宗、唐玄宗重用人才的史实,简要说说现时期怎样用好人才。
15.隋唐时期一度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争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
——《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对外则大力平定外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材料三: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根据材料一,简述隋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中的“理想局面”是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理想局面”?
(3)材料三中的“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答案
1.C 2.A 3.A 4.A 5.B 6.C 7.D 8.A 9.B 10.B
11.正确 12.正确
13.(1)武则天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第三种。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一分为二。
14.(1)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
(2)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明相。
唐玄宗重用贤能。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真心实意招才引智,切实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15.(1)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2)贞观之治;唐太宗懂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
(3)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