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生命周期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节
教材分析
学生们通过养蚕已经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对蚕的一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们的经历变得更有意义,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分析和看待事物,教科书安排专门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整理记录,发现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感受到坚持观察记录的价值,从数据中发现生命的存在与变化。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小结蚕的一生,可以让学生带来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小报等,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进行总结,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第二部分是蚕的生命周期,从蚕经历的几个时期,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第三部分回忆养蚕的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蚕的生命和变化,认识到环境因素对蚕生命周期的影响。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时间每天都在观察和养殖蚕,这段时间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蚕的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是必须的知识储备。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富于幻想,勇于探究,学习激情容易被调动。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的思维已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的课堂非常需要直观图像、视频等的支撑。因此,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
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2、小结蚕的一生
小结蚕的一生,主要围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在填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说明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蚕的生命周期
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从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目的是通过寻求同学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验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5展示会
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5 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
卵 蛹
成虫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养蚕,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对蚕的一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本课需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分析和看待事物。通过整理记录,发现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同时感受到坚持观察记录的价值,从数据中发现生命的存在与变化。这样会使学生的经历变的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