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5 23: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主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变化的问题。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第二个活动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材最后,自然地引发出“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有了前面的研究作基础,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自己独立解决了。
本课教学希望学生通过以上的研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磁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在研究中,学生经历:理清问题,进行猜测;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好题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学习已半年多了,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在运用时常常还不够严谨,逻辑思维正处于开发期,需要老师多引导。
学生已对磁铁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了磁铁具有磁性,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知道磁铁有两极,两个磁极的磁力最强,并且具有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互排斥的规律。磁力大小会不会变化,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许多学生在以前自己的生活或游戏经历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两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一点,但他们不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验证过。本课的科学问题,顺应了学生的兴趣指向,对发展儿童的科学思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沉醉于活动的乐趣,而对数据的分析这样的逻辑思维活动感到比较枯燥,因此教师要通过细致的指导,带领学生在玩中收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1、教师演示比较两个磁力大小差别较大的磁铁各吸回形针的多少,让学生直观看出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我们能改变一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吗?(不能,一个磁铁磁力大小是不变的。)
3、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变化吗?如果磁力大小会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呢?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个环形磁铁相互吸引着重叠在一起(演示方法),它们的磁力又会怎样呢?
学生猜测,记录并交流。
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1、怎么知道磁力的变化呢?(书上有方法介绍,但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比较好,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讨论说说。当然,交流汇报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
2、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小懒汉吧!用书上现成的方法来实验。(投影出示图片)
(1)、磁力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个数表示)
(2)、实验时,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一、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二、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3、学生实验,并记录。
(1)、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注意提醒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
(2)、指导填写记录表。
(3)、学生继续实验。(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4、交流汇总。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观察汇总表里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发现。
2、我们先前的猜测对吗?
3、由此,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五、资料收集:
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下节课带来。
板书设计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磁铁:相互吸引 磁力变大
相互排斥 磁力变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十分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材料,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学实验过程中,在恰当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如在实验器材的替代、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表述等方面,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通过示范、电教手段、设疑、实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再次,在实验中,还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失误。否则,也会影响学生活跃的思维,浇灭学生创新热情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