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四首《秋词》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四首《秋词》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7 19: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秋词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u)人狂。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写作背景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秉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对话体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自然巧妙。

分析诗歌
前两句:触景生情,思乡情切。



后两句:美好想象,情深意长
夜雨寄北
实写
虚写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年老力衰 僵直地呆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风吹雨打的声音,激起了我无限的思绪,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跨过冰冷河流,向着敌人奋勇冲杀而去。

“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诗人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此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忧国忧民、热情奔放、深沉悲怆)
潼 关
谭 嗣(Sì) 同

终 古 /高 云 /簇 此 城,
秋 风 /吹 散 /马 蹄 声。
河 流 /大 野 /犹 嫌 束,
山 /入 潼 关 /不 解 平。
这首诗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朝末年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14岁,当时从湖南故乡随父亲赴甘肃上任,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震撼了,欣然写下此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临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第三、四句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