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必修一: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学案(部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19)必修一: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学案(部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6 11:2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学习目标】
1.理解防灾避灾的指导方针及内容。
2.认识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常识,说明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
3.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
【学习重难点】
认识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常识,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
【学习过程】
梳理教材 务实基础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
(1)意义: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提供_______和_______,进行预警和预报。
(2)措施: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_______、灾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2.灾害防御
(1)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_______性能等措施改变自然灾害系统,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_______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判断】
1.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  )
2.我国主要防灾工程的覆盖地区各自独立,互不交叉。(  )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救灾准备
(1)救灾物资:是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分为_______、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2)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救灾物资的到达_______。
2.灾中救援:指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_______。
3.灾后恢复:指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___________的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另一方面是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
判断
1.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可杜绝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2.对灾民的救助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1.地震灾害的避防
(1)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
(2)家庭准备:①__________;②应急卡片。
(3)避震
①在门口或平房窗口附近时:跑到室外__________区。如果来不及,在室内蹲坐在较结实、能掩体的家具旁。
②在单元楼里躲避在卫生间和厨房的__________墙角处。
③用被子、枕头等柔软物体护住__________,用衣服、手帕等捂住__________。迅速关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④在户外应迅速向开阔地方转移。
(4)被埋压
①保持呼吸畅通,避开易掉落物体等。
②保存__________,发出呼救信号。
③寻找食物和水,想办法维持生命。
2.滑坡灾害的避防
(1)沉着冷静,向滑坡方向的__________逃离。
(2)无法逃离时,迅速抱住身边树木等固定物体。
(3)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__________。
(4)滑坡发生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全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3.旱灾的避防
(1)扩大__________作物的种植面积,旱后及时改种或补种。
(2)选育抗旱作物,选择早熟的品种,避开干旱的危害。
(3)采用稻草、地膜等覆盖物盖在地上,减少土壤水分的__________。
4.台风的避防
(1)台风时:采取防御和躲避措施。出门在外时应该尽快到住处。
(2)“台风眼”过境:勿放松警惕,台风很快会再度到来。
5.洪涝灾害的避防
(1)洪水中的自救
尽力抓紧水中漂浮的物体,防触电或被电线缠住。
(2)洪水中的互救
①采用抛救生圈、救生衣或划船、游泳等救人方法,把落水人员抢救上岸。
②对溺水人员采用正确控水和__________等救助方法。
6.风暴潮的避防
(1)关注__________和海浪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2) __________地区、海边的人员要及时安全撤离。
(3)及时关闭海滨旅游项目。
(4)船舶要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将船只驶入__________港。
7.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__________、选用抗虫品种等。
(2)人工防治:主要指__________,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
(3)生物防治:主要指保护和利用生物天敌等,通过放养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
(4)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等。
[思考]观察下图,说一说泥石流发生时的正确逃生路线。
答案:向与泥石流流动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高处逃生。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探究点:自然灾害的避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
材料二 常见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1.材料二所示的灾害中,属于地质地貌灾害的是____________(填名称),属于气象灾害的是________(填名称)。
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下列关于洪水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室内进水前,要及时切断电源
B.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动
C.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等发出求救信号
D.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要沿山谷中的旅游线路撤离
4.下列关于避震的做法,正确的是(多选)(  )
A.在商场、超市内,要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出去
B.在家中,要迅速转移到管道较多的房间
C.在空间较大、人口拥挤的区域,可就地蹲下
D.在空间较小的地方,尽量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等
E.在公交车上,要迅速下车
F.在室外,要躲避高大建筑物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2016年6月14日,5位旅游爱好者在广东韶关天池山登山时,突遇山洪暴发,4人不幸遇难。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逃生技能
2.突遇山洪暴发时,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2019·北京101中学期末)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沙尘暴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人口外迁
③房屋加固
④组建志愿者队伍
⑤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6月29日至7月3日,四川盆地连续出现两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两场区域性暴雨高度重叠,强度大,范围广,暴雨致多地出现大规模的地质地貌灾害。
(1)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地貌灾害?
(2)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参考答案
答案:1.A
2.C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洪涝灾害和地震一样,会瞬间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房屋和公共设施的破坏,需要首先采取紧急救援,抢救生命;然后开展安居工程等保障灾民居住;再次,开展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工作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4题,房屋加固,有利于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减少损失。组建志愿者队伍,有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地震时人们的自我救援能力,为震后救援节省时间和物资。
答案:(1)滑坡、泥石流等。
(2)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流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解析:(1)四川盆地边缘为山地,地势起伏大,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形成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地貌灾害。(2)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