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9章 第1节 血液 同步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9章 第1节 血液 同步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6 21: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 第1节 血液
1.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视野内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造血干细胞
2.如图是血浆成分的比例示意图,A表示的是( )

A.无机盐 B.脂肪 C.水 D.代谢废物
3.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4.人的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 )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5.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特性,正确的是( )
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②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③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④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关于血液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具有运输功能
B.血浆中的水占90%
C.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D.血小板具有细胞核
7.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 )
A.含氧多,颜色鲜红 B.一定在动脉中
C.含氧少,颜色暗红 D.含营养物质少
8.下列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释放供应能量 D.防御保护作用
9.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李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了红细胞和白细胞,但没能观察到血小板。对此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
A.血小板没有颜色 B.血小板数量最少 C.血小板细胞最小 D.显微镜倍数太小
11.到医院看病时,经常需要做血常规化验。以下化验结果可判断患有贫血的是( )
①白细胞数值高于正常值
②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值
③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值
④红细胞数值低于正常值
A.①或③ B.②或④ C.②或③ D.①或④
12.葡萄糖是人体细胞所需的有机物,当我们进行脑力劳动时,大脑细胞消耗的葡萄糖最多。葡萄糖主要是依靠血液中的哪一成分运输到大脑细胞的(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13.血型的发现人是( )
A.达尔文 B.兰德施泰纳 C.哈维 D.孟德尔
14.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 )
A.400毫升 B.200~300毫升
C.800~100毫升 D.1200~1500毫升
16.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
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 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C.O型血输给B型血患者 D.AB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17.下列有关成分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B.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C.避免大量的血液浪费
D.可以补全病人所缺的所有血液成分
18.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严重贫血者运输氧气能力不足,治疗时应输入(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9.献血后,恢复最快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 B.血浆蛋白 C.血浆 D.白细胞
20.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 )
甲 乙 丙 丁
A型标准血清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A.AB、A、O、B型 B.AB、B、O、A型
C.O、A、AB、B型 D.O、B、AB、A型
21.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
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
22.临床上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和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 )
A.血小板、血浆、红细胞 B.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23.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献血量应不少于400毫升
B.献血不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父母的血液都可以输给子女
D.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红细胞凝集
24.需大量输血时,下列最符合安全输血原则的是( )

选项 A B C D
病人血型 A B AB O
提供的血型 O O O O
25.如图是血液的组成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甲图试管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____。
(2)乙图中这些细胞位于甲试管中____处。
(3)A的功能是____。
(4)血友病患者受伤后流血不止,主要与乙图中的____有关。
(5)乙图中1与3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
26.下表是某患者血常规化验的部分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中文名称 测定值 单位 参考值
RBC 红细胞计数 3.39 1012/L 3.50~5.50
WBC 白细胞计数 4.8 109/L 4.0~10.0
PLT 血小板计数 140 104/L 100~300
HCB 血红蛋白 90 g/L 120~160
(1)在人体内血红蛋白存在于____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运输____。
(2)此化验单中该患者的____和____指标异常。
(3)据化验结果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_,建议多食用含____(填“蛋白质和铁质”“淀粉”或“脂肪”)丰富的食物。
27.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


28.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甲可以把自己的血液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而丙可以接受其他三人的输血。乙发生意外需要输血时,可接受A型或O型人的输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他们的血型。
甲 型,乙 型,
丙 型,丁 型。
29.李红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暑假的时候,她在报纸上看到血站内血液即将枯竭的消息后,就乘车到血站献血。医生首先要求她填写关于健康状况的表格,然后为她化验血型,AB型。身体检验合格后,李红先后无偿献血200毫升。请结合你所了解的献血常识,回答问题。
(1)献血前为什么要对李红的身体健康检查?

(2)献血前医生为何要化验李红的血型?
(3)献血200毫升会不会影响李红的身体健康?

(4)你长大成人后,也会像李红那样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视野内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B)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造血干细胞
2.如图是血浆成分的比例示意图,A表示的是(C)

A.无机盐 B.脂肪 C.水 D.代谢废物
3.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D)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4.人的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C)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5.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特性,正确的是(C)
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②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③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④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关于血液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红细胞具有运输功能
B.血浆中的水占90%
C.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D.血小板具有细胞核
7.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A)
A.含氧多,颜色鲜红 B.一定在动脉中
C.含氧少,颜色暗红 D.含营养物质少
8.下列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释放供应能量 D.防御保护作用
9.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     B     C     D
10.李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了红细胞和白细胞,但没能观察到血小板。对此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C)
A.血小板没有颜色 B.血小板数量最少
C.血小板细胞最小 D.显微镜倍数太小
11.到医院看病时,经常需要做血常规化验。以下化验结果可判断患有贫血的是(B)
①白细胞数值高于正常值
②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值
③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值
④红细胞数值低于正常值
A.①或③ B.②或④
C.②或③ D.①或④
12.葡萄糖是人体细胞所需的有机物,当我们进行脑力劳动时,大脑细胞消耗的葡萄糖最多。葡萄糖主要是依靠血液中的哪一成分运输到大脑细胞的(C)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13.血型的发现人是(B)
A.达尔文 B.兰德施泰纳
C.哈维 D.孟德尔
14.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15.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D)
A.400毫升 B.200~300毫升
C.800~100毫升 D.1200~1500毫升
16.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D)
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 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C.O型血输给B型血患者 D.AB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17.下列有关成分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B.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C.避免大量的血液浪费
D.可以补全病人所缺的所有血液成分
18.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严重贫血者运输氧气能力不足,治疗时应输入(B)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9.献血后,恢复最快的血液成分是(C)
A.红细胞 B.血浆蛋白 C.血浆 D.白细胞
20.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B)
甲 乙 丙 丁
A型标准血清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A.AB、A、O、B型 B.AB、B、O、A型
C.O、A、AB、B型 D.O、B、AB、A型
21.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
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
22.临床上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和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B)
A.血小板、血浆、红细胞 B.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23.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一次献血量应不少于400毫升
B.献血不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父母的血液都可以输给子女
D.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红细胞凝集
24.需大量输血时,下列最符合安全输血原则的是(D)

选项 A B C D
病人血型 A B AB O
提供的血型 O O O O
25.如图是血液的组成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甲图试管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__抗凝剂__。
(2)乙图中这些细胞位于甲试管中__B、C__处。
(3)A的功能是__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__。
(4)血友病患者受伤后流血不止,主要与乙图中的__2__有关。
(5)乙图中1与3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1中有细胞核__。
26.下表是某患者血常规化验的部分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中文名称 测定值 单位 参考值
RBC 红细胞计数 3.39 1012/L 3.50~5.50
WBC 白细胞计数 4.8 109/L 4.0~10.0
PLT 血小板计数 140 104/L 100~300
HCB 血红蛋白 90 g/L 120~160
(1)在人体内血红蛋白存在于__红__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运输__氧气__。
(2)此化验单中该患者的__红细胞__和__血红蛋白__指标异常。
(3)据化验结果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贫血__,建议多食用含__蛋白质和铁质__(填“蛋白质和铁质”“淀粉”或“脂肪”)丰富的食物。
27.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A)


28.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甲可以把自己的血液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而丙可以接受其他三人的输血。乙发生意外需要输血时,可接受A型或O型人的输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他们的血型。
甲__O型__,乙__A型__,
丙__AB型__,丁__B型__。
29.李红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暑假的时候,她在报纸上看到血站内血液即将枯竭的消息后,就乘车到血站献血。医生首先要求她填写关于健康状况的表格,然后为她化验血型,AB型。身体检验合格后,李红先后无偿献血200毫升。请结合你所了解的献血常识,回答问题。
(1)献血前为什么要对李红的身体健康检查?
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如果不健康者的血输给伤员,会传染给伤员其他的疾病,因此必须对献血者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2)献血前医生为何要化验李红的血型?
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3)献血200毫升会不会影响李红的身体健康?
不会。
(4)你长大成人后,也会像李红那样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吗?为什么?
会,因为无偿献血,无上光荣,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