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贵有疑”,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只有善于观察,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才能找到真理。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去见证真理诞生的过程吧!
学习目标
1. 会写“诞、澡”等字,会写“真理、定理”等词语。
2.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作者简介
叶永烈 生于 1940 年,浙江温州人,196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是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
诞
澡
械
授
造句: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2.我们要养成每天洗澡的好习惯。
3.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涡
逆
纬
砂
庚
域
锲
诞
澡
械
涡
逆
纬
砂
庚
域
授
锲
真理 定理 定律 学说 创立 司空见惯
疑问 洗澡 学院 机械 教授 逆时针
实验 论文 顺时针 见解 结论 正确
转动 测量 善于 事例 见微知著 解答
灵感 领域 机遇 锲而不舍
差
______ 差不多
______ 差别
chā
chà
大家干的差(chāi)事差(chà)不多,得到的报酬却有很大差(chā)别。
______ 差事
chāi
解
______ 解决
______ 押解
jiè
jiě
______ 解数
xiè
他使尽浑身解(xiè)数终于解(jiě)决了押解(xiè)犯人的问题。
教
______ 教师
______ 教书
jiāo
jiào
教(jiào)师的工作就是教(jiāo)书育人。
转
______ 转变
______ 转圈
zhuàn
zhuǎn
他转(zhuǎn)变策略后,陀螺转(zhuàn)圈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诞(诞生)
延(延迟)
械(机械)
诫(告诫)
涡(涡旋)
蜗(蜗牛)
纬(纬度)
伟(伟大)
砂(砂锅)
沙(沙滩)
庚(庚帖)
唐(唐朝)
___(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___ 追寻事物产生、发展的本源。
___ 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 可以成对儿。
___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C
D
B
A
A.司空见惯 B. 无独有偶 C.敏锐 D.追根求源
真理—— 细小—— 普通——
敏锐—— 偶然—— 锲而不舍——
谬论
巨大
特别
迟钝
必然
半途而废
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敏锐—— 见解——
证明—— 发现——
灵敏
观点
发明
证实
爱迪生(发现 发明)了电灯,居里夫人 (发现 发明)了镭。
√
√
2.课文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
明确指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列举的三个事例,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二部分(2-8)
课文解读
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三部分(9-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章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请把它找出来。
第一部分(1)
明确指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列举的三个事例,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二部分(2-8)
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三部分(9-10)
不能删去。用“差不多”是表示绝 大多数是这样,删掉后就成了“全 部”,不符合实际情况,不严谨。
第二部分中“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之所以强调“在各地”,是因为谢皮罗的结论区分了南、北半球和赤道这三种不同情况,只有“在各地”进行验证才能判断他的结论是否正确。由于进行了这样广泛的验证,“各国科学家”才能确认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部分中“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要强调“在各地”?“在各地”与“完全”有什么关系?
第一个事例
问号: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真理: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中第二部分列举的三个事例中的“问号”和“真理”分别是什么?
第二个事例
问号: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
真理: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 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第三个事例
问号: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有什么关系呢?
真理: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这里的“?”指的是发现问题,并 不断地追问;“!”指的是通过探索, 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自然段中的“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指的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1)
明确指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列举的三个事例,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二部分(2-8)
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三部分(9-10)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做了 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 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 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 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 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探究: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文章结构
本文通过讲述三个把“问号”变成真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并锲而不舍地探究,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同时,激励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主题归纳
【技巧点拨】所谓“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就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提高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单纯的讲道理,人们不太理解,或缺乏可信度, 列举真实、具体、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加以说明,证明观点的正确,会更有说服力。
【课文回放】本文作者写作时先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证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用具体的事例使作者的论点更有说服力。
方法总结
写作方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牛刀小试
示例:有人说,拥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更容易成功,我想这句话是对的。有一次,罗斯福家里失窃,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写道:“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在家中失窃后没有悲伤抱怨,而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也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心态,才成就了这样一位在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总统。
随堂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字形或字音,画“√”。
(诞 延)生 洗(澡 燥) (涡 蜗)流 (伟 纬)度
(沙 砂)锅 机械(xiè jiè) 年庚(gēng yú) 锲(qì qiè)而不舍
√
√
√
√
√
√
√
√
二、给下列句子中的多音字注音。
(1)教( )师的工作就是教( )书育人。
(2)大家干的差( )事差( )不多,得到的报酬却有很大差( )别。
jiào
jiāo
chāi
chà
chā
三、查字典,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微知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破砂锅问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事情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指对事情的经过、缘由 等追问到底。
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教材习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 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这句话启发我要仔细观察,善于发 现,不断思考,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列举了三个事例:①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水的漩涡的 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②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③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中推断出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现象”,突出其“细 小”“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示例: 有志者事竟成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纵观古今,我们发现,那些成功者大都具有远大的志向。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坚定自己复国的志向,甘愿做吴王夫差的臣下侍奉他。在被吴王释放后,勾践卧
薪尝胆,提醒自己不要 忘记灭国的耻辱,时刻牢记复国的大志。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越王积攒了足够的财富和兵力,终于消灭吴国,实现了自己的复国大业。
司马迁在遭受重刑之后忍辱负重,立志编写史书,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无视别人的议论,潜心投入到《史记》的创作中,终于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都启示我们: 只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 ——帕斯捷尔纳克
☆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歌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莱辛
拓展空间
?关于真理的名言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罗曼·罗兰
☆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
——爱尔维修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打破一切,寻求一切,敢作敢为敢破坏,这就是真理与生活。 ——雨果
☆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
——萧伯纳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 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
熟读课文,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