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6 21: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
一、先秦时期商业
 
材料一 西周王城中的市采取“前朝后市“的格局。王城的中心为王宫,市设在王宫北面。市,名义上由王后领导,实际由司市主管。诸侯国都的市亦仿此制。整个市场交易分成三种类型。整个市场交易分成三种类型:一种叫大市,在中间,市中进行,以较富裕的百姓和贵族派来买东西的管事及仆役为主;一种叫朝市,在东边,早晨进行,以商贾为主;还有一种叫夕市,在西边,傍晚进行,以贩夫贩妇为主。
——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1卷》
材料二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先秦时期商业中市场的特点。
二、秦汉时期商业
材料 《秦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
汉代的市
从以上文字和图片中,秦汉时期的市场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
政府对市场进一步强化管理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
材料一 草市在产生时,有两大服务功能。一是服务于战争:二是服务于城市。设“草市尉”实行军管,说明这种市场很特殊。南北朝,战争频仍,城市多集结军队和战马;另牛马是当时主要的运输动力,且在城市集市上,多设有专门的牛马羊市,需大量的草料;又城市居民的燃料也以草料、柴料为主。故农民在政府监督下,便在城外的空地上堆放待售。当然,久而久之,其他商品也在这种市上买卖了。后来草市向远郊和农村延伸,便成为农村圩市的代名词了。
——盛宪之《魏晋南北朝集市贸易论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草市”的特征及其意义。
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受到政府机构的管理。
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政府设立了市场的专门管理机构——市署;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邸店;商业中行业分类明确;市场繁荣。
四、隋唐时期商业
唐长安城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更而启”。对于“诸犯夜者,答二十”,甚至曾出现“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杀之”的现象。这样,唐长安城夜间坊门紧闭,坊外空无人行,呈现出“六街鼓绝行人绝,九街茫茫空有月”的寂静夜色。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一方面以强化城市管理、防范盗贼为目的,另一方面却给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
唐代严格的坊市制度带来的影响
五、宋元时期商业
材料 北宋东京市墙、坊墙被打破,灵活、开放的街巷结构替代了封闭的街坊结构,临街开店市场空间扩大,繁华的夜市、鬼市打破了千年日中为市的传统。街道成为商业活动的载体,都城内的主要街道又是繁华的商业街,都城内新的商业中心形成,并且商业活动突破城垣,沿着交通节点和交通线生长,都城空间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唐宋都城从封闭严整到灵活开放的街巷形态的演变,是顺应城市经济功能发展要求的结果,是社会进步在城市形态上的表现。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
根据以上图文信息,总结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六、明清时期商业
材料 进一步完善坊市制崩溃后经济活动区和居民住区的形态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明清都城的工商业逐渐向专业化方向迈进,不仅行业分工愈细,各行业之间的协作水平也日益提高,都城商业网形态表现出专业分区——“行业街市”类型增多、综合性商业区规模日增、基层商业网点密度增大、商业活动集中在街市等特点,这样更有利于都城经济功能的发挥及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更符合都城经济功能的要求。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市场进一步繁荣的表现。
材料 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
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说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变化: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原因:大运河开凿;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一批城市兴起与繁荣起来。
探究一 古代的市在历代的发展
朝代 市的发展情况
秦朝 市场上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朝 专门管理机构,长安九市
南北朝 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唐朝 草市演变为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坊市制度
宋朝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具较完备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 市镇经济繁盛
材料 在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各种理论中,“中世纪城市革命”无疑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一理论的奠基者是伊懋可(即马克·埃尔文),他在斯波义信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中世纪在市场结构和城市化上的革命”。
——成一农《“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再思考》
探究二:古代中国市发展演变的趋势。
在“中世纪在市场结构和城市化上的革命”中,古代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1.放松了每县一市,市须设在县城的限制;
2.官市组织衰替,终至瓦解;
3.坊市分隔制度消灭,而代之以‘自由得多的街道规划,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4.有的城市在迅速扩大,城外商业郊区蓬勃发展;
5.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中小市镇’。
先秦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商业兴起(先秦)
初步发展(秦汉)
进一步发展(隋唐)
空前繁荣
(宋元)
进一步繁荣(明清)
古代商业在各历史时期发展的表现
特别说明:市场的发展对商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因为战争、货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时期也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南北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