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最后一课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最后一课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6 19: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学习目标 1.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
3.感受文中浓厚的爱国情感,热爱母语,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怀。作者简介 都德,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他也据此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代表作有 《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等。课文背景 1870年,普鲁士人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导致战争失败。战后普法两国签订合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以便己方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达了一条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就是以这件事为题材写的。哽住踱步惩罚祈祷宛转懊悔钥匙郝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gěng)(chéng)(qí dǎo)(duó)(wǎn)(yào shi)(hǎo? sǒu)(ào) 积累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积累知识 2.关于小说 积累知识 2.小说三要素刻画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读小说要抓住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2.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小说情节?“我”——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我”的见闻感受是本文的线索。整体感知 3.“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4.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最后的教书生涯;
最后的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依恋之情;
对祖国语言的无比珍视之情;
对侵略者的无限痛恨之情;
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整体感知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三部分?据此复述课文情节.一、第一部分(1-9): 课前二、第二部分(10-23):课上三、第三部分(24-29):课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 1.随着情节的发展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贪玩不爱学习-幼稚-怕老师-但还能管住自己的孩子感到诧异-爱国情感萌发-理解学习的重要-懂得怎样爱国爱国情感升华---理解老师、敬爱老师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小弗郎士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
(3)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2.我眼中的小弗郎士是一个 的人。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小弗郎士心理描写幼稚3.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小弗郎士4.你认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 ①、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②、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一言一行对他有巨大教育作用。③、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的震憾。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人物分析.小弗郎士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 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外貌描写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牢记民族的语言就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就能团结人民,最终打败敌人。语言描写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两个“最后”有什么作用? 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表现他当时复杂的心情,“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最后”两个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而愤慨的心情。他为不能教法语二神童,他为侵略者不允许法国人学习法国语言而愤慨。“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而又充满希望的心情。
语言描写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语言描写 小说通过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身后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小结: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这一系列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动作描写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动作、神态描写 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小说深刻地揭示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激动、沉痛、依恋和悲愤的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韩麦尔环境描写 社会
环境环
境自然
环境合作探究 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们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表现法国人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探究 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东北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日语被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
中国历史将被人篡改,任何易于激发爱国感情的文字都被删除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此消磨和摧残中人民的民族意识拓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爱国主义情怀是最崇高最神圣的情感,古今仁人志士都具有这种情感。你知道哪些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句子?拓展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齐读 学习了这篇小说,我们明白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天我们有不少既热爱祖国又认真学好语文的好同学,但是也有个别嘴里喊着爱国,心里也想爱国,却并没有认真学好语文的同学。既然懂了这个道理,今后希望大家以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汉语的学习中去。课堂小结1.请你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
2.下堂课我们讨论这篇小说艺术魅力的另一个方面:艺术特色。同学们可在这方面先作思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