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驿路梨花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驿路梨花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6 19: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雷锋助人为乐 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 ,1940年出生。他1954年(14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之后在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驿路梨花彭荆风1.学习本文间接写人的方法。
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3、理解文章的立意及“梨花”的含义。
3.激发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 彭荆风,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防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作品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鹿衔草》等。驿路,课文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着(zháo)急 露(lù)宿 喷(pèn)香
菌(jùn)子 麂( jǐ)子 撵(niǎn)走
修葺(qì) 花丛(cóng) 晶莹(yíng)
避(bì)风 驿(yì)路 立即(jí)
竹篾(miè) 火塘(táng) 打扰 (rǎo)
香气四溢(yì)1、思考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我”和老余初步感受梨花美景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2、这篇文章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初步感受梨花美景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3、依据“我们”的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劳,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初步感受梨花美景文中共有几处描写梨花的段落?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实写虚写虚实结合1.第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2.第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3.第37自然段(文章的结尾)细读课文.一写梨花“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瑶族老人欣喜希望铺垫这片梨树林带给我们怎样的心情?这里的描写有什么好处?把梨花姑娘放在梨花林里写有什么好处?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梨花姑娘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纯洁美好象征细读课文.二写梨花小茅屋的建造者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座小茅屋?解放军战士 为了方便过路人发扬雷锋精神“我”和老余 ( )小茅屋
瑶族老人 ( )小茅屋
梨花姑娘 ( )小茅屋
哈尼小姑娘 ( )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 ( )小茅屋情节梳理建造修葺照料照管照料那么,谁才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小茅屋本就是为过路人能在这崇山峻岭中暂时歇脚而建造的,不论是最初建造它的解放军,还是照料和修葺过小茅屋的人,他们都传递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所以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处处开”的,只有这漫山遍野的梨花吗?三写梨花“驿路梨花处处开”“梨花”指的是什么?1.自然界中的梨花。2.梨花姑娘。3.梨花般纯洁美好的雷锋精神。 “梨花”指的是什么?1.自然界中的梨花。2.梨花姑娘。3.梨花般纯洁美好的雷锋精神。 1、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哪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一个悬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却没有人,没 有灯。“我们”发生了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文章写法第二个悬念: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却说“我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当“我们”要感谢哈尼族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好处:这样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文章写法暮色夕阳西下 一弯新月这天夜里 第二天早上 上个月 几年前 十多年前2、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文章写法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们”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一起修葺了小茅屋。2、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总结:文章写法从全文看,文章采用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而中间又巧妙的穿插了一些故事,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3、课文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作标题?并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为结尾?文章写法 “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作者在这里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2、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文章写法暮色夕阳西下 一弯新月这天夜里 第二天早上 上个月 几年前 十多年前事件发生的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们”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一起修葺了小茅屋。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1.说说你了解的雷锋。2.你会助人为乐吗?谈谈你的想法。 同学们,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雷锋精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雷锋精神在祖国的边疆生根、开花,我们的人民群众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相信,只有我们不忘初心,将雷锋精神谨记心头,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驿路梨花处处开”。课堂小结1、运用本文设置悬念、误会的手法写一件事。
2、课外背诵有关梨花的诗句。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