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件(5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件(5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7 09:0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调整的背景——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调整的措施——罗斯福新政
单元学习导引
调整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其一般特征是:供大于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严重破坏,现金奇缺,购买力减弱,物价下降等等。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周期爆发的,其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理解概念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
汽车制造
建筑业
机器制造
阅读材料思考,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材料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贫富差距扩大
材料2: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膨胀
材料3:所有信托投资公司都在进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
股票投机过度
归纳:繁荣的背后潜伏的危机主要有: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经济
危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贫富差距扩大
股票投机过度
信贷消费过度
经济
危机
生产和销售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激化
产生
激化
激化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XX讲话比赛幽默开场白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中的段话十分重要,你需要在段话就运用幽默牢牢抓住你的听众,而不要等第二段、第三段……高尔基说:“开头句是最困难的。它好像在音乐里给了全篇作品以音调,演讲者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我们来看看高尔基是怎么做的。
1935年3月7日,高尔基应邀在苏联作协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当代表们听到高尔基的名字时,长时间热烈地鼓掌与欢呼,高尔基舍弃原来的开场白,即兴地开始他这样的讲话——如果把花在鼓掌上面的全部时间计算起来,时间就浪费得太多了。
这时,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这个开场白实在是好,它对演讲现场的情况轻松幽默地作了评价,使大家倍感亲切。而且这个开场白也体现出高尔基良好的修养,从而吸引听众听下去。
一个演讲者在个人的专场演讲中可能会很从容。而当众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进行演讲(如演讲赛、竞职演讲、即兴发言等)时,由于受时间、地点、气氛及相同主题的制约,很容易发生“千人一腔”的现象。在此情形下,要想脱
颖而出,顺利取胜,就需要有一种“大路拥挤走小路”的创新精神,创新和幽默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
在某学校
美国20年代的国民收入分配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
股票投机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有的农场主的分期付款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购买拖拉机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
含义: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二、 经济危机表现
1、股价狂跌.
2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
3 、农产品价格猛跌,人们生活艰难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1929-1933年美国股市一泻千里,股票平均每股从365美元跌到81美元,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下跌了5/6。
资本家将积压的牛奶倒入大海
想一想,说一说
维持价格 保证利润
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要大量销毁呢?
1929年8月
股票价格
1929年 10月
股票价格猛跌
熊市
百姓生活艰难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2: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材料3: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特别大
时间特别长
三.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 围 特 别 广
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
③ 破坏性 特 别 大
② 时 间 特别 长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美国在危机中国民收入以及失业率的变化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向世界扩散
(1)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经济危机袭击下英国人失业
我会3种技能,懂3种语言,有3年工龄,我有3个孩子,已经失业3个月了,我只想找一份工作。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
美国纽约工人举行的盛大游行
四、经济危机的影响

1、“大萧条”时期来临, 生产萎缩。
2、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引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1935年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专政
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德国希特勒阅兵
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美国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
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
假如你是当时总统,面对本国严重的危机,你会如何来解决呢?
考考你!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五、摆脱经济危机的道路
自由放任主义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特点: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
什么是“自由放任”政策?
结果: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总统。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做“胡佛村”,手里提着的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车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 ,在公园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身取暖,叫做“胡佛毯”,衣袋翻过来,一个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野兔被饥饿的农民抓来吃,叫做“胡佛猪”。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自由放任为主的政策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
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
1、胡佛的“自由放任”为主的政策
五、摆脱经济危机的道路
2、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罗斯福新政
3、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道路
经济危机爆发
课堂小结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胡佛应对不力
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B.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D.无限制的股票投机
A
2、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A
课堂巩固
3、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 造成了比一战还严重的经济损失
B 导致国际关系日益恶化
C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被废除
D 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
C
5、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是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自由放任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强制手段干预经济
B
6、下列关于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B.利用计划经济调整经济
C.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D.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B
7、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这主要是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A
8、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措施,其相同点是:( )
①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②掠夺殖民地
③加紧争夺世界市场
④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D
9、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范围广? B、全球首次??
C、破坏大? D、时间长
B
10、导致右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的影响 B、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C、经济危机的打击 D、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C
1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是
①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④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⑤激化了国际矛盾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B
12.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密西
西比河,四分之一的棉田在即将收获时被铲掉
埋在地下。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进入极度繁荣时期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极端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B
C
1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是
A.过度的信贷消费
B.生产和技术的脱节
C.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D.无限制的股票投机
B
14.为摆脱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①提高关税 ②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③实行货币升值 ④把商品打入别国市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15、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C、大生产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和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B
今天的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
大规模的盲目投资?
存在私有资本
就可能盲目投资
中国不是单纯
的市场经济
既依靠市场调节经济
又注意政府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 方 经 济 学 说
时间 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代表
人物 主要内容 国家任务
重商
主义 15—17
世纪 资本主义
发展早期 金银充足 是国家富裕的标志,发展工商业 积极干预经济,奖励出口,减少进口
古典
经济学 17世纪末
到19世纪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亚当?斯密 财富与利润
来自生产领域 国家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自由放任,充当经济的“守夜人”
凯恩斯
经济学 20世纪
30年代 资本主义 进入到垄断阶段 凯恩斯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无法消除经济危机 国家要干预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