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眼与视觉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眼与视觉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6 18: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__眼与视觉__ [学生用书B16]
1.(2018·昆明)过马路看见红灯停下脚步时,正常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C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玻璃体
2.形成假性近视的原因是( D )
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晶状体的弹性小
D.用眼过度或光线不足,造成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解析】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其不同点是:假性近视的眼球前后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晶状体凸度过大。
3.(2019·诸暨押题)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B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4.(2018·北京海淀区模拟)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B )
A.使调节瞳孔的神经休息
B.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5.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如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 A )
图3-1-1
A.①和④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
6.(2018·青岛模拟)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眼球的( D )
A.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瞳孔→视网膜
B.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
C.视网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角膜
D.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7.(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3-1-2
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解析】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凹透镜会发散光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
8.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据调查统计某省初中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保持眼睛的健康。如图是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3-1-3
(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__8__]__巩膜__。
(2)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__1__]__晶状体__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__7__]__视网膜__前方,形成近视。
(3)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__3__]__瞳孔__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俗话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因为眼睛角膜里分布着丰富的__感觉神经末梢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