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华东师大版科学八下 第6章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春华东师大版科学八下 第6章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6 18: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质量评估试卷 [学生用书活页P75]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进行传播
B.医院B超机发出的超声波是电磁波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
D.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电磁波
2.(2019·镇平一模)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两器互拍。“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地球“玉兔二号”的照片如图所示,传递图片资料依靠的是( B )
图1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次声波
【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地球“玉兔二号”的照片,传递图片资料依靠的是电磁波。
3.建立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 A )
A.麦克斯韦
B.牛顿
C.赫兹
D.伽利略
4.下列现象属于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 D )
A.老师利用语言传授知识
B.盲人通过手摸识别盲文
C.邮寄贺卡表达节日祝福
D.用手机联系远方的亲友
5.(2018·扬州一模改编)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磁波不能产生反射现象
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D.光在不同介质中运动的速度均为3.0×10 8 m/s
6.下列几种情况中会产生电磁波的是( D )
A.用电锯锯铝材时迸出火花
B.用声呐探测海底时接收到海底反射来的波
C.敲击音叉时,音叉高速振动
D.微波炉产生微波
7.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B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8.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电磁波在酒精中传播速度为3×105 m/s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9.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
10.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是静止的
B.同步通信卫星是传递超声波的中继站
C.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
D.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运转一周
11.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市举行,为了把现场实况及时传送到世界各地,至少需要同步通信卫星( C )
A.1颗 B.2颗 C.3颗 D.4颗
12.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通信的
B.验钞机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C.使用手机与别人交谈时,电磁波对人体会有辐射
D.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解析】验钞机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13.我国自主开发的“隐形飞机”歼20,主要改进了飞机形状和材料方面的技术,能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下列关于歼20“隐身”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图3
A.由于歼20飞行太快,电磁波追不上
B.由于歼20是超音速飞机,声波追不上
C.通过改用新材料,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
D.通过改变飞机形状,减少向雷达探测设备方向反射的电磁波
【解析】“隐形飞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主要是它表面有一种特殊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并且飞机被制成特殊形状,减少反射回雷达的电磁波。
14.假如有一天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了,下列现象不能发生的是( C )
A.太阳光无法照到地球上
B.太空飞船中的宇航员无法和地面上的指挥人员取得联系
C.科学家仍能方便地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
D.我们再也看不到卫星直播了
15.电磁波如果按波长划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
A.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B.长波、中波、短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微波
C.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D.长波、中波、短波、微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16.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B.早期的电报和电话都是利用光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17.(2019·简阳模拟)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
B.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解析】电磁波不只用来通信,还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微波炉就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能量。电磁波对人类是有辐射的,可引起人体病变。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
18.(2018·新野一模)信息传递的发展使人们冲破了时空的阻隔,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从光导纤维中的一端射入,在内壁多次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B.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但能用于传递信息,也可用于微波炉中加热食物
C.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340 m/s
D.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19.甲、乙两部有线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 D )
A.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20.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 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约为( B )
 图4
A.4.5×104 m B.6×104 m
C.9×104 m D.1.2×105 m
【解析】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走的距离是雷达到目标距离的两倍,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尖形波间隔为四个小格,即全程的时间就是4×10-4 s,即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为×4×10-4 s×3×108 m/s=6×104 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21.电磁波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不相同,声音的传播靠__固体__、__液体__、__气体__等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__真空__中传播。
22.百米赛跑时,发令枪发出了起跑信号,终点计时员是根据__光__信号开始计时的,参赛运动员是根据__声__信号开始起跑的,终点计时员之所以不依据另一种信号计时,是因为那种信号__传播速度比较慢__。
23.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正常运行过程中,受__非平衡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为了对飞船进行测控,西安地面测控站用雷达向飞船发射电磁波,经0.004 s接收到该电磁波的回波信号,此时飞船离西安地面测控站的距离为__600__km。
24.(2019·泰兴二模)4月10日,媒体公开了利用射电望远镜拍摄的黑洞照片,该望远镜接收的是毫米波,这说明毫米波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毫米波的波长是光波波长的数千倍,则真空中的波速v毫米波_=_v光波,频率f毫米波__<__f光波(以上两空均选填“>”“=”或“<”,注:波速=波长×频率)。
25.发生地震时,媒体通过卫星把地震信息及时传遍全世界。
(1)媒体利用__电磁波__传输信息,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3×108 m/s_。
(2)地震震动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9.0×103 m/s,某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105 m,此波从震源传到观测站的时间为__50 s__。
(3)在白天用飞机进行航拍受灾情况,利用的是地面物体__反射__(选填“反射”或“折射”)的可见光来拍摄,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__红外线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6.在一个无色大塑料瓶的侧壁靠底部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用胶带粘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水,在瓶的另一侧放一只激光电筒。调节光束的方向,让光束正好能射中对侧的小孔(如图所示)。揭下胶带,让水流到下面的盆里,会发现光随弯弯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产生一个光斑。
图5
(1)在这个实验中,激光电筒的光束沿水流的__内__(选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__反射__(选填“反射”或“折射”),最后到达盆底。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激光通信中的__光纤__,由此说明用来进行激光通信的导管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弯曲。
27.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1)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__电磁波__的存在。
(2)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试分析其原因是__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__。
(3)某人在乘坐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__电梯是金属制成的,它能屏蔽电磁波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简述实验方法):__将手机设置到响铃状态后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内,用另一手机呼叫金属容器内的手机,如果听不到金属容器内的手机声响,就说明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__。
四、解答题(10分)
28.(2018·北京东城区二模)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量子通信
基于卫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构建覆盖全球量子通信网络最为可行的手段。其主要通信流程是:量子信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中转卫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个中转卫星——量子信号从该中转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量子通信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方式,是一种保密性非常高的通信技术。近日,中国的多支研究团队与奥地利科学院塞林格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 600 km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在实验中,“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进行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了兴隆地面站与格拉茨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获取共享密钥量约800 kB,每秒更新一次加密密钥。基于共享密钥,中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了图片加密传输,并建立了一套加密视频通信系统,利用该系统成功举行了75 min的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
“墨子号”卫星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面站之间实现成功对接,表明通过“墨子号”卫星与全球范围任意地点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与普适性,并为形成卫星量子通信国际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1)接收量子信号的中转卫星在工作过程中运动状态__改变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2)文中“量子信号”其本质就是光的另一种形态表象。请说出将“量子信号”从中国传到奥地利要借助一颗或多颗中转卫星的理由。
(3)依据文中的介绍,请猜想量子通信将来广泛应用的领域,并说明猜想的理由。
【答案】 (2)量子信号是沿直线传播的。
(3)军事领域;保密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