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下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下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7 09:08:50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8 千年梦圆在今朝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了解一下中国人飞天梦想实现的过程吧。第一课时导入新课?lǎn 九天 揽 yàn焰火月qū驱先jiàn践实dǎng 党 shī施实中央xiè懈不bēi碑里程wǎn宛如字词乐园千年梦圆在今朝。zhāo杜甫是唐朝诗人。cháo字词乐园加一加:扌+览=揽
马+区=驱比较识字: 馅——焰字词乐园字词乐园第一课时字词乐园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勃勃生机 振奋不已 震耳欲聋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第一行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
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鲲鹏展翅: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本课指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第一课时字词乐园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本课指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第一课时造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能够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科技成就让我们叹为观止。字词乐园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本课指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时发出的巨大声响。造句: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字词乐园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本课指“嫦娥四号”成功探月活动的意义重大。造句: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是全世界人类登月的第一个里程碑。字词乐园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自主探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主要写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长期不断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自主探究课文主要内容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自主探究航天梦想一步步实现的过程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首飞成功,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4年,我国正式实施月球探测工程。
自主探究航天梦想一步步实现的过程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一、古人想象自主探究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把四十支火箭安装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尽管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二、万户飞天自主探究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中华民族面对挫折,永不放弃,勇于尝试。自主探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三、发射卫星自主探究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四、载人航天自主探究 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宛若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仿照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仿写自主探究 为了保证“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有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展示资料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烈士陵园展示资料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四、探测月球自主探究探寻梦圆历程自主探究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读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探寻梦圆历程自主探究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读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探寻梦圆历程自主探究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坚持不懈 读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探寻梦圆历程自主探究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国家领导人支持航天事业的决心。 读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探寻梦圆历程自主探究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读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默默奉献艰辛民族自豪感探寻梦圆历程自主探究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团结合作 读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古人奇妙的想象、万户的火箭发射、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自主探究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自主探究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自主探究2007年10月24日,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了人类月球背面软着陆。自主探究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你想说些什么?内心感悟飞天梦                      千年梦圆在今朝万户飞天发射卫星     
载人航天
月球探测    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梳理结构 课文通过写中国自古就有_____的梦想,在万户飞天失败以后,中国人经过几代不懈地努力,飞天梦想终于实现,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_________的成就。飞天举世瞩目概括主题月亮“别称”知多少
银钩 玉钩 琼钩 玉帘钩 玉弓
弓月 明弓 金轮 玉轮 银盘
玉盘 金镜 玉镜 冰镜 水镜拓展延伸 一(???)火箭? ?一(? ?)巨响?
一(???)环形山 一(???)巨龙??
一(???)人造卫星? 一(???)里程碑????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支声座条颗座课后作业二、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游太空 嫦娥( )月
鲲鹏( )翅 九天( )月
( )黄子孙 勃勃生( )
振奋不( ) 震耳( )聋
遨 奔
展 揽
炎 机
已 欲课后作业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课题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正确认读“揽、焰”等9个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教学
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
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导入(?? )分钟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1.师导言: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飞入太空。谁能介绍一下“神舟五号”的有关知识吗?
2. 课件展示“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的图片。
3. 师导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了解一下中国人飞天梦想实现的过程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用“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的图片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心的自豪感。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读课文,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并借助工具书尝试解决。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九天揽月 鲲鹏展翅 炎黄子孙 先驱 里程碑
火焰 实践 党中央 实施 不懈 宛如 里程碑
(1)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认读。
(2)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重点指导“揽、践、施、懈、碑”的读音。
(3)指导学习多音字。
朝 千年梦圆在今朝(zhāo)。 杜甫是唐朝(cháo)诗人。
(4)指名认读下列词语,并导学生发现规律。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勃勃生机 振奋不已 震耳欲聋
(第一行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3.理解词语的意思。
鲲鹏展翅: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本课指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
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本课指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本课指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默读课文,思考: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
3.学生讨论、交流。
(1)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古人想象)
(2)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万户飞天)
(3)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发射卫星)
(4)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载人航天)
(5)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探测月球)
4.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什么。
(1)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2)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3)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4)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国家领导人支持航天事业的决心。)
(5)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5.载人航天工程有什么伟大意义?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
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再读这两句话。
思考:千年的飞天梦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6.再次默读课文,说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7.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培养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自学能力。
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落实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诉说感想,概括主题。
1.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你想说些什么?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为做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小结:课文通过写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在万户飞天失败以后,中国人经过几代不懈地努力,飞天梦想终于实现,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希望大家继续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吧。
结合课文内容,及时引导学生抒发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火箭? ?一(? ?)巨响?
一(???)环形山 一(???)巨龙??
一(???)人造卫星? 一(???)里程碑?
二、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游太空 嫦娥( )月 鲲鹏( )翅 九天( )月
( )黄子孙 勃勃生( ) 振奋不( ) 震耳( )聋
【答案】
一、枚 声 座 条 颗 座
二、遨 奔 展 揽 炎 机 已

8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时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áo????? lǎn???? pò???? ?qióng? xuàn lì
( )游 ( )月 ( )力 苍( ) (????)
?liáo kuò?? tàn suǒ bú xiè nǔ lì??
? (??? )? (??? ) (????????)
二、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先驱( ) 实践( ) 实施( ) 里程碑( )
三、用直线把能搭配的词语连接起来。
  受到 代价
  穿越 工程
  付出 现实
  实施 苍穹
  变成 震撼
四、给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选择合适的用法。
双引号的作用: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和否定。 D.表示特殊含义。E.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1.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
2.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
3.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
4. 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
五、填空。
从课文中可知,我国航天梦想实现的步骤是:古人的奇妙想象— ——人造卫星的发射—— ——
【答案】
一、遨 揽 魄 穹 绚丽 辽阔 探索 不懈努力
二、先驱(前驱) 实践(执行) 实施(实行) 里程碑(标志牌)
三、受到震撼 付出代价  穿越苍穹 实施工程   变成现实
四、1. A 2. B 3. A 4. B
五、万户的火箭飞行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