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6 22:35: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 时 计 划

课题 13 短文两篇——不求甚解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重点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关键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读书,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十年寒窗,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所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你喜欢读书吗?品味过读书的苦与乐吗?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要领略一下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作者作品简介 预习检测,夯实字词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文章批驳的观点及作者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不求甚解”的意思分析 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怎么做 课前请大家预习本课了,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品吧。 教师讲授: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读准字音 阐明(chǎn)要诀(jué)  死抠(kōu) 豁然(huò)暂时(zàn) 劝诫(jiè)马南邨(cūn) 理解词义: 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开卷有益: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的内容,分析如下问题: 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教师总结: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举手介绍,预期: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组内互读互听,共同识记本文的生字,理解意思。 按要求认真听读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 学生讨论后回答,预期引导:“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学生解释:“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大意,不求深入理解。 学生归纳: 书要反复读。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作者批驳的靶子 作者怎样批驳 在批驳过程中树立了怎样的观点 “好读书”和“不求甚解”的关系 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链接生活,总结升华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请结合下面的问题,学习作者的驳论方法。 (1)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批驳别人的观点的? 教师总结:先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 在批驳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4)“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教师点拨:先后关系 (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运用引用论证。运用举例论证。 (6)《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教师总结: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 (7)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学习,你是否对读书有了新的看法?分享一下。 教师总结: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感情,提高我们的品味。 学生精读课文,分析思考。 预期引导: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树立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小组讨论二者关系,预期引导: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不求甚解”这个问题…… 学生找寻引用论证例句: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大胆谈新看法。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1、论文可分为哪两种?试分析立论与驳论文的写法异同。 2、你还记得哪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学生回忆整理,分享交流,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